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家傳》作者姚任祥,時隔十二年,從貫穿《傳家》這套百科全書的一系列「心語」裡,精選再精選,將最能呈現其深厚情感與生命觀、價值觀的溫馨散文,結集成為《家傳》。化作字字珠璣,以傳承文化、宣揚家庭價值的執著與追求,串起滋味、回憶、情感與家訓。
圖片來源:Pexels
《家傳》的出版,源起於一位母親對孩子豐盛的愛。
姚任祥在母親顧正秋眼中是個「花頭多的孩子」,自己也成為母親之後,腦子裡依然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創意,不僅會想出很多節目,讓全家相聚時有共同的興趣與樂趣,也在每個節慶親自設計賀禮……在先生姚仁喜眼中,她「善於製造氣氛,更善於塑造家庭的向心力」。
從一個「花頭多的孩子」,長成了一位主意多的母親,正是姚任祥這樣一位有想法又有行動力的母親,才有辦法為了離家到美國上大學的孩子,做出一套傳家之寶――她花了五年的時間,一字一句寫下二十七萬字的諄諄之言,做成了一套足以讓子女將自身文化烙印在心的《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為華人父母打造了一套給下一代的生活百科,更為這個世界打開了探索中國之美的那扇窗。
時隔十二年,任祥從貫穿《傳家》這套百科全書的一系列「心語」裡,精選再精選,將這些最能代表其獨特性,並帶著她「深厚的情感與生命觀、價值觀」的溫馨散文,結集出版為《家傳》。對她來說,「任何一件可能留下美好回憶、能夠被深深珍愛,甚至成為家庭傳承的事」,都值得被記錄下來。因為這都是「傳遞愛與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對我們文化遺產的一種珍視和傳承」。
母親這個角色,往往是凝聚一個家的靈魂人物。自古有多少文學作品歌詠母親,現今又有多少教養書論述著母親的重要性,人們對母職賦予多麼崇高的期望自不待言。姚任祥樂於成為一名母親,也無庸置疑把母親這個角色扮演得相當成功,她在日常中為這個家的方方面面巨細靡遺地付出心力。這從後記中姚家的男主人和三個孩子對女主人的真情剖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出於這股對家人的愛,浸淫於中國文化中成長於台灣的姚任祥,在世紀之交的時空下,將內心對於家庭、親情、歷史、信仰等各層面的肺腑之言,化作字字珠璣,以傳承文化、宣揚家庭價值的執著與追求,串起滋味、回憶、情感與家訓。
她更期盼,能藉本書「拋磚引玉,祈願讀者大眾,都花心力做自己的家傳,載滿每一個家的記憶,以此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