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蔡英文接下總統大位後,接下來的兩岸關係會怎麼發展?
台灣總統大選結束,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正式成為總統當選人,雖然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一再表示會「保持現狀」,美國也於大選前後也派了副國務卿布林肯到中國、前副國務卿伯恩斯(William Burns)到台北安撫雙方,但大選前兩天中國解放軍退役將領王洪光嗆聲「如果否認九二共識,就會地動山搖」猶在耳際,為兩岸關係添上些許緊繃。
蔡英文接下總統大位後,接下來的兩岸關係會怎麼發展?TNL專訪了路透社北亞首席記者林洸耀,林洸耀先後在2000年~2002年及2008年~2010年分別擔任路透社台北分社與北京分社社長,採訪過中國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前總理溫家寶、前總統陳水扁、現任總統馬英九等兩岸政要,他還曾多次發佈中國重大政治動態的獨家新聞,像是1997年首發鄧小平病危、鄧辦解散以及鄧去世的新聞,還有2007年習近平晉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新聞、2012年首發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下台等新聞,在在顯示林洸耀對兩岸政治動向有第一手觀察。
摘自《關鍵評論網》
專訪路透社北亞首席記者林洸耀:蔡英文是否「與龍共舞」,要看「龍」願不願意與她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