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我在年輕的時代,雖已出家為僧,但我很喜愛閱讀報紙新聞,所以我對許多名記者都非常尊重。
在很多記者當中,我的朋友如:在共產黨裡坐過二十四年牢獄的陸鏗,日本《朝日新聞》的吉田實,在台灣赫赫有名的王剔吾、余紀忠、柏楊等,我和他們都有過往來。像一些年輕的記者,如過去的卜大中、陸震廷,到現在的江迅、紀碩鳴等,我都和他們成為好朋友。
但是在這麼多的記者當中,成為像家人朋友一樣的特殊人物,那就是曾經擔任路透社駐台北和北京分社社長的林洸耀先生了。
林先生跟一般的記者不一樣的,他的報導一定詳實,下筆一定字斟句酌,所以他訪問過的世界名人,如很多國家的總統、總理,以及獨家報導或首見披露的新聞,多不勝舉;像1997年鄧小平病危;2006年北韓第一次試核;2007年習近平將晉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12年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下台等等,讓世界都預先知道了局勢;可以說,路透社有這樣一位記者,也難怪他得過很多的獎章和獎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