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蒙格指出,俗話說得好,把問題徹底想明白,問題就解決一半。不過大多數人面對問題時,常常愚昧地認為一切可以輕鬆解決。然而,這些問題通常無法輕鬆解決,實際上反倒根本難以解決。正因如此,許多時候的正確做法是未雨綢繆。
圖片來源:Pexels
問:我想知道您認為應該如何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他們的性格與氣質,才能讓他們更像波克夏人,而不是商學院人?
答:
如何改善孩子的發展過程?這是個好問題。我們怎麼會有這麼多失敗案例?這是因為大多數人不知道失敗的背後有一種基礎模型。
如果想要了解造成失敗的模型,可以看看東德的例子。當時有一群正常的德國人,他們相當優秀,卻不幸遭到共產政權統治。他們當中最優秀的500萬名德國人得到許可,便離開東德,剩下較差的1700萬名德國人受到共產政權統治長達60年。只能說,遇到這樣的狀況,即使是德國人也難免失敗。
我們的市中心也經歷類似的情況。大多數人優秀人才搬離,如果你住在那裡,為了避開犯罪問題,你同樣也會選擇離開。
俗話說得好,把問題徹底想明白,問題就解決一半。不過大多數人面對問題時,常常愚昧地認為一切可以輕鬆解決。然而,這些問題通常無法輕鬆解決,實際上反倒根本難以解決。正因如此,許多時候的正確做法是未雨綢繆。
膠質母細胞瘤是無法治療的疾病,一旦得病就無藥可救;很多問題也是如此,一旦出現之後就無法解決。所以,我們應該學習李光耀的做法,問題剛顯露出來就馬上嚴陣以待、連根拔起。如果不及早撲滅問題的火苗,小問題終將釀成大禍。不過,這對於我們的民主政府來說很難辦到,因為我們缺乏有影響力又有意願這樣做的政治家。
如今,歐盟正面臨這樣的問題。希臘的政客希望藉由多借一點錢,多買一點東西,讓人民的日子輕鬆一些,我們實在不能責怪他們。然而,一旦希臘分崩離析,歐盟的問題就嚴重了。各國可能被迫裁員、削減退休金,想必沒有人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
根據我的經驗,如果認真直視問題,就能把問題處理得更妥當。在我看來,一旦連最優秀的人才都搬離市中心,我不會抱持幻想,自欺欺人認為市中心衰敗的問題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理所當然會變成燙手山芋;而且,同樣的狀況會發生在國家上,也會發生在企業上。
在促使企業走向失敗的各種模型當中,有一個模型非常簡單易懂。假設在某一個行業中,最優秀的人才都往A公司跑,不願意到B公司、C公司或D公司,而且B、C、D這三間公司最優秀的員工也不斷跳槽到A公司。對於A以外的公司而言,這正是引爆失敗的導火線。我認為如果我們能深入思考,不再愚昧輕信某些社會科學提供的靈丹妙藥,就能更加明智地應對問題。
我特別敬佩李光耀的一點是,他總是毫不留情地釐清問題。儘管過程不太愉快,也不阻攔他面對問題的決心。
順帶一提,不是所有問題都源自於貧窮,富裕也可能毀掉一切。西方社會裡,許多出身優渥環境的孩子反而誤入歧途。
因此,我建議家長採取堅定且理智的管教方式,時時懷抱誠意與善意。不過,我所說的每一件事都很難辦到。
我特別建議各位注重這個觀念:一分預防勝過十分治療;尤其,問題通常不只需要十分的治療,反而應該是「一分預防勝過萬分治療」。
防患未然才最重要,可惜很多人不懂得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