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政大雄鷹傳奇》中記錄2024年,政大雄鷹籃球隊打破UBA歷史,成功達成四連霸。他們憑藉團隊合作與堅實體系,一步步走向巔峰,這段傳奇背後蘊藏著堅毅與「團結」的精神。
2005 年 UBA 改制以來,公開男一級從未有學校順利達成四連霸。這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3 月 24 日這一天,首位得主突圍,四連霸誕生。2024 UBA 冠軍——國立政治大學雄鷹籃球隊。
(編按:2025年3月30日,政大雄鷹籃球隊再度奪得 UBA 冠軍,締造五連霸佳績,也推進跨季連勝達50場的耀眼紀錄)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圖說:2024 年3 月在陳子威帶領下,拿下「賭上未來」的UBA 第四冠。
籃球是一種空間遊戲。進行的方式,就是 2 隊 5 人,輪流給對方出考題。在每回合只有 24 秒的時限內,你的每一次回答,都可能影響對方出下一題的方式。若能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不斷破解對手出的題,同時把對手一直困在你出的難題,終場哨音響起時,你就很有機會帶走勝利。
有些鄉民看見政大連勝、贏球,戲稱是「宇宙政大」,但在另一群人的眼中,從來沒有什麼「宇宙不宇宙」的問題。只要是打不倒的,贏不了的,就訴諸人家天生麗質。在我看來,這種邏輯未免太牽強附會。創隊 7 年,政大雄鷹也早已走上一條他們親手開創的全新道路。
事實上,制服組在每年獨招時,也努力招募上場態度認真的乙組球員。他們更在意的是孩子的內在特質。球隊以成熟、堅實的團隊攻守體系作戰,他們不需要只會打英雄球的孩子。在教練團眼中,只有你追求進步、願意下苦功的渴望程度,從來沒有什麼甲組乙組的問題。
仔細觀察,政大雄鷹其實是一個十足特別的團隊。這支球隊長年沉默的制服組與他們背後的家人、球員的家人,都是組成這支四連霸隊伍的重要拼圖。太多外界關於政大雄鷹的討論,完全撇除了「選對人」、「組建出正確的團隊」、「選擇最適宜的經營方向」等因素,只是不斷去翻炒(甚至酸諷)創辦人姜豐年的背景與身分。說實話,我以為這種程度的視野,並沒辦法幫助環境變得更好,也沒辦法幫助本土籃壇有更顯著的革新。
每一間學校都可能有傑出校友,但並不是每一位都願意投入;就算投入, 也並不代表每一個經營團隊都知道怎麼找出最合適的管理人才;就算找到人才,給頭銜,給良好的福利條件,也不等於他們會忠心,屹立不搖,陪伴你走過低谷。有些人只能共享樂,無法共患難;反過來的狀況也大有人在。所以我才說,政大雄鷹的獨特性,值得每一位關心台灣籃球未來的人,好好了解。
政大雄鷹的制服組,就算不是什麼傲世天才,至少也是一群認分、踏實的行動者。他們知道政大雄鷹的計畫,不是來玩玩的。你愈了解他們,會對整個團隊愈發敬重。大家深知優秀的球員難覓,但堅固、支持球員的正向家庭,在我看來也是一樣難尋。這間學校在UBA所經歷的每一場勝利,其實都是整個生命共同體的成果。
在擅長打團隊籃球的政大雄鷹裡,我很確定每個人會給我的回答:「我從來不是一個人。」一次見證,勝過十個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