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蕭萬長在《中鼎銳變學》推薦序提到中鼎的成長故事,在他看來,是一個企業掌握時代脈動,成功打造品牌與技術實力的最佳例證。從早年台灣經濟起飛的煉油石化領域,到今日面對數位轉型與低碳綠能乃至 ESG 的時代需求,中鼎總能與時俱進,以優異的工程品質贏得全球大廠信賴。
文 / 蕭萬長,中華民國前副總統
全球經濟快速變遷,台灣的工程服務產業也經歷了多項挑戰與銳變。在這樣的變動起伏中,中鼎集團的表現格外亮眼,從成立時資本額不過 45 萬元的小公司,到成為台灣第一、全球排名第 55 的工程服務集團,他們在台灣乃至國際上的成就,不僅是一家企業的進化史,更可以說是一部台灣工程服務的產業發展史,對台灣工程業和整體經濟發展都深具意義。
回顧過往,中鼎從石化業務起家,在十大建設期間參與並見證了台灣經濟的快速發展。後續,將業務範圍擴展到非石化領域,例如:環境、電力、交通、一般工業等,這幾年再拓展到高科技領域。其中,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中鼎承攬的燃氣電廠與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成功協助台灣的能源轉型;以及早年率先投入垃圾處理領域、建置現代化焚化爐的貢獻。這些都是對國家社會有益的建設,也展現出中鼎掌握時代趨勢的發展軌跡。
看見中鼎的成就,我與有榮焉,更欽佩余俊彥總裁的格局和遠見。回顧我和余總裁的淵源,可以追溯到 2000 年,當時我剛從行政院退下來,因緣際會受到時任中技社董事長、也是我在國貿局老長官劉維德的延攬,加入中技社,而余總裁便是在那時留給我相當深刻的印象。
余總裁做事總是有條不紊,每次接到劉董事長指派給他的任務,總是會做許多筆記,然後使命必達。
因此,2000 年年初,中技社考慮誰來負責中鼎時,劉董事長諮詢了許多人的意見,我也是其中之一,而我當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余總裁。
圖片來源:《遠見雜誌》
事實上,看著中鼎不斷銳變成長,我認為余總裁居功厥偉,因為他具有宏觀的國際視野,以及善用人才、培養人才的能力,從剛開始配合政府政策進軍沙烏地阿拉伯,到後來的東南亞、美國等地,在與國際大廠合作的過程中借力使力,效法他人的強項並加以內化,累積成為中鼎不斷自我超越的最佳動能。
所謂風行草偃,在余總裁的帶領下,中鼎同仁都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再加上集團重視誠信的企業文化,對於工程品質毫不讓步,自然能夠屢創佳績。
中鼎的成長故事,在我看來,是一個企業掌握時代脈動,成功打造品牌與技術實力的最佳例證。從早年台灣經濟起飛的煉油石化領域,到今日面對數位轉型與低碳綠能乃至 ESG 的時代需求,中鼎總能與時俱進,以優異的工程品質贏得全球大廠信賴。
從小公司到如今已「轉大人」並持續成長茁壯的跨國集團,我期待中鼎要有大人的氣派、胸襟和眼光,不斷超越自我,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工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