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中技社董事長潘文炎在《中鼎銳變學》推薦序中回憶他與余俊彥總裁相識已超過30年,我所了解的余總裁不僅是專業經理人,做事更是嚴謹、誠信。中鼎真正有規模地走向國際化,也是從余總裁擔任總經理開始,秉持工程報國的職志,他們緩步擴張,謹慎管控風險的做法,值得讀者仔細品味。
文 / 潘文炎,中技社董事長
1959 年,在李國鼎先生、金開英先生的高瞻遠矚下,邀請中油、台泥等 23 家公民營企業捐款共45萬元,成立財團法人中技社,引進國外之工程技術、培養人才。可以說,中技社與台灣經濟同步成長,其後更在王國琦等先生的努力下,於 1979 年將中技社營業部門分出去成立中鼎公司。
我與中鼎集團余俊彥總裁相識,是我在中油擔任副總經理時,至今已逾 30 年。
1997 年,由中油主導、中鼎承包建造的汽油添加劑廠在卡達舉行開工典禮,時任協理的余總裁代表中鼎出席;後來,中鼎第二總部大樓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則是由我受邀致詞,雙方互動頻繁。
中油與中鼎之發展,同樣是由專業經理人的努力達成,一點一滴引進技術,逐漸茁壯成長。
中鼎能夠成功銳變,我認為有幾大關鍵因素:首先,從財團法人轉換為公司組織,才能追求營利;其次,跨足非石化領域,從原本的煉油、石化工程,拓展到電力、鋼鐵、交通、環境工程、高科技等領域;然後是進軍國際,業務已拓展至中東、印度、中國大陸、東南亞和美國等地區;同時建立大型專案統包工程的能力,形成一般工程公司難以切入的門檻,當然最主要是要有廉潔能幹的領導人,這一點王國琦先生、余俊彥先生功不可沒。
圖片來源:《遠見雜誌》
我所了解的余總裁不僅是專業經理人,做事更是嚴謹、誠信。這一點,從他打球時的態度就能看出來;幾乎每個星期,他都會去打高爾夫球,而且都會做筆記,打了多少桿就是多少桿,也不會隨意亂動球。他也會藉打球的機會維持客戶關係,或是從球友之間的談話獲得啟發,做為企業經營的參考,進而能夠有效率地管理公司複雜的事務與風險。
中鼎真正有規模地走向國際化,也是從余總裁擔任總經理開始,秉持工程報國的職志,如今的中鼎不但以工程足跡讓世界看見中鼎「最值得信賴」的品牌,也看見我們的國家。
《中鼎銳變學》就像是余總裁和中鼎的成長日記,遇到什麼困難、之後如何解決、在不同地方如何做好在地管理⋯⋯,都在書中留下清楚的紀錄,他們緩步擴張,謹慎管控風險的做法,值得讀者仔細品味。中鼎已經找到自己的成功方程式,希望他們可以繼續維持,持續拓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