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彭冠宇參加《張忠謀自傳:下冊》新書發表會後,深情回顧張忠謀先生與命運的兩次重要相遇,這些關鍵時刻成就了他創立台積電的非凡歷程,並強調了其堅守誠信正直的核心價值。文中表達了對張忠謀的深厚敬意,並分享了他從企業領導哲學到文化底蘊的深刻啟發。
文 / 彭冠宇,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也許這句上個世紀中期美國人常說的話已不再流行,卻仍是張忠謀先生刻在心版上的字:「我與命運有一個約會!」(I have a rendezvous with destiny!)意謂著生命的轉折點。在劍橋英語辭典中 (Cambridge Dictionary),Rendezvous 的意思特別指的是在一個特別場域及時間的秘密約會安排。在台下聽著新書發表的我,內心嚮往、神遊橫跨時空。
張忠謀創辦人說人生中與命運有兩次約會,第一是他 1958 年離開波士頓到位於達拉斯的德州儀器 (TI) 報到,這件事改變了他的前半生;另一個是他 1985 年離開美國來到台,原設定落腳於工研院,最後卻創立了台積電。他說事後想想這兩次約會都做對了!
雖無機會參與張忠謀口中的第一場約會,但能參與第二場已是收穫滿滿,而從中見識了一個跨國企業的格局與視野,以及誠信正直的核心價值。
有一回陪著創辦人及夫人接待半導體業重要人士,席間聊到誠信正直 (Integrity),他分享著台積電的誠信正直有著特別的意義,在創立之初也曾有許多人問他,創業維艱有些生意是否該考慮包著做,但張忠謀毅然決然地回絕並堅持著專注本業及不與客戶競爭,他說:這就是誠信正直 (Integrity),對客戶我們不輕易承諾,一旦做出承諾,必定不計代價,全力以赴,也不與客戶競爭。
坦白說,作為當年組織溝通最高主管的我,並不陌生核心價值的內涵,甚至也是台積電核心價值中英文內容的內部講師,但聽到創辦人親口講起,便又有那份肅然起敬的氛圍,當然事後諸葛總是盛讚張忠謀的先見之明與洞燭機先,但在那草創之初,獲利為先的時期竟然可以堅持理念,這背後我相信是獨登高樓的經驗與智慧,也是他自年少至今累積的人文與哲思系統。
天下文化官方提到,張忠謀以台灣為支點,他創辦台積電,成就世界偉大企業,推進人類科技的進程,刻下時代的記憶,也改變人類的未來。2024 年 12 月 9 日的《張忠謀自傳》新書發表會出席人士冠蓋雲集,我在台下振筆疾書記錄著我的視角與感動。
圖片來源:linkedin
其實不少業界高管曾經私下跟我說他們以為可以在《張忠謀自傳》中讀到策略,卻不可得。對此,我笑而不語,因為唯有對於歷史、音樂與文學有點底蘊的人才會明白,那「開闢鴻濛,誰為情種?」的情,在張忠謀的世界裡可能不只是年少的戀曲,或許有著更多的是,對於作為一個創辦人的那一種孕育台積電發展的情懷。而如今回看,在這屬於他個人的歷史洪流回溯,那些做與不做,便是一種企業層峰的取捨,謂之策略。
我最愛的還是張忠謀動筆自傳的緣起,那是他喜愛的海明威其中一篇短篇小說〈基里孟加羅山之雪峰〉,寫道主角在山腳下得了壞疽,望著白雪皚皚的山峰等待死去:小說中一句「也許永遠不能寫得更好,這才是一直拖延不寫的原因。」這句話點醒了張忠謀,讓他決心退休後完成自傳。他語帶無限情感說道:「再等下去,或許可以寫得更好,但卻可能再也沒機會了。」
這位人前人後都獲得我高度敬愛的企業領導人,恐怕是我近身觀察的幾位中差距趨近於零的典範人物,能與張忠謀在同個年代並且有機會向他學習是何等的幸運。
本文轉載自「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彭冠宇」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