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從鶯歌小鎮出發,到站上奧運頒獎台,林郁婷用拳擊寫下一段關於堅持、疼痛與夢想的生命故事。《夢想比痛還重》不是勝利宣言,而是一次次不放棄的選擇。這是一位運動員的自白,也是一份獻給每個在人生低谷奮戰者的溫柔陪伴。
文 / 林郁婷,巴黎奧運拳擊金牌得主
很多人認識我,是從站上頒獎臺那一刻開始。但這本書裡,寫的是我從跌倒再爬起來的過程。拳擊是一場又一場的戰鬥,但最難的從來不是對手,而是自己。
《夢想比痛還重》這個書名,是我一路走來最深的體會。
我不是不痛,我只是選擇持續朝夢想走。
我知道自己不是最有天分的選手,但我願意苦練。每一滴汗、每一道傷、每一次流淚,背後都有我想完成的目標。
從國中加入拳擊隊、一路撐過沒有人看好的時候,到站上奧運擂臺。過程當然是辛苦的,但我寧願在臺下流血,也不要在臺上流淚。
國中剛開始打拳的時候,常常被男生打到流鼻血,甚至練到哭,但我收拾好情緒後會去和教練說:「我還可以繼續!」
練體能的時候,跑階梯跑到想把那段樓梯炸掉,跑操場跑到晚上想到隔天還要跑就睡不著。
但我從來沒有因為這些苦而想放棄,因為我知道――這些痛,是為了我想走的路。
拳擊讓我學到的,不只是拳技,更是意志力。跌倒再多次都沒關係,只要願意站起來,就還有下一場可以拚。
東京奧運落敗後,心裡很痛,但我選擇撐下來,繼續練,繼續比,繼續挑戰自己。因為我知道,我不是只有現在,我還有下一場比賽、還有一個夢想要去追。
這一路上,我最感謝的人是我的教練曾自強。如果沒有教練一路上教導我、引領我、為我鋪路,我沒辦法走到今天這個位置。
這一路走來,我們都曾經懷疑過自己,但未曾懷疑過彼此,最後我們一起努力走到了最高點。每次拿到金牌背教練,不是因為我有多厲害,而是想讓大家知道,有一個人一直在背後為我付出。
這面奧運拳擊金牌,來得並不容易,從里約的遺憾、東京的痛,到巴黎的淚,都是我的故事。它不是我最厲害的證明,而是我最不願放棄的證明。
比賽場上的痛,是瞬間的;夢想的重量,卻是我每天都背著往前走的信念。這份重量,有時會讓我喘不過氣,但它也讓我更勇敢。
夢想比痛還重,真的很重,但我扛得住。因為那是我自己選的路,是我嚮往的方向。
如果你也有想做的事,如果你也曾經懷疑自己、想放棄,希望這本書能陪你走過那些痛的時刻,一起朝夢想走。你並不是一個人。
夢想不是永遠都閃閃發亮,它也會讓人受傷、讓人懷疑。但只要你願意繼續往前,它就值得。
謝謝你願意翻開這本書,也謝謝每一個曾經在我生命中出現的人,讓我成為現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