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2008 年金融危機讓世界意識到,傳統經濟模型早已力不從心。那些假設「人是理性」的理論,不僅未能預測風險,反而導致錯誤決策。《經濟預測革命》帶來截然不同的方法──複雜經濟學。它結合物理、生物與社會科學,模擬人類行為與偏誤,能更真實反映世界的動態。
敬愛的讀者:
為什麼最先進的經濟模型,會錯看 2008 年的金融危機?
當時,全球頂尖的經濟學家已經察覺房市風險,但傳統模型卻得出「影響不大」的結論,使得各大監理機關沒有及時因應,最後導致信貸緊縮、經濟衰退,數兆美元灰飛煙滅。這場慘痛的經驗揭開一個殘酷的現實:傳統模型早已過時,無法看穿日益複雜的世界。
於是,一群學者決心改變,他們拋開「人是完美理性」的假設,轉而借鏡物理、生物與社會科學,打造一種能反映人類互動與偏誤的新方法,促成了「複雜經濟學」革命。複雜經濟學更像是動態的模擬城市,能讓成千上萬的虛擬參與者互動碰撞,產生預測結果。本書作者法默,正是這場複雜經濟學革命的領航員之一。
法默是混沌理論和複雜系統的大師,在學生時期就用混沌理論破解輪盤機率,證明隨機也能被理解。畢業後,他創立全球最早的量化投資機構之一,將大數據、機器學習與人性建模結合,實現穩定獲利。他的研究逐漸指出一個關鍵:人類的行為雖然看似隨機,卻隱含模式,可以用科學來掌握。
2020 年初,新冠疫情爆發,法默率領團隊協助英國政府模擬不同防疫措施的經濟影響,英國政府根據模型的建議,在5月適時放寬封城。事後證明,這是正確的決策,不僅讓新模型的價值首次在全球危機中獲得廣泛的肯定,更凸顯新舊模型的差距。
法默的模型雖然規則簡單,卻能捕捉認知偏誤與行為模式,從混亂中找出趨勢,做出遠比主流模型更符合現實的預測。
● 對企業領導人,它能幫助檢驗新策略;
● 對政府,它能避免錯誤政策引爆經濟災難;
● 對投資者,它能幫助你理解市場波動背後的行為邏輯;
● 對職場決策者,它能讓你在不確定環境中找到更有根據的判斷依據;
● 對每一個關心未來的人,它提供了一種看清混沌的可能性。
在資訊爆炸、變局頻仍的今天,傳統經濟模型早已力不從心。《經濟預測革命》帶來一套新工具,讓我們在面對金融危機、社會不平等、氣候變遷時,不必再依靠直覺或過時的理論,而是有機會更準確預測未來,提前做出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