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虎斑泥胡蜂(Phimenes flavopitus formosanus)在溼地上吸水。虎斑泥壺蜂又稱虎斑細腰蜂贏,是低海拔常見的泥壺蜂,通常再靠近山區的地方特別容易見到。
「蜾蠃」(ㄍㄨㄛˇ ㄌㄨㄛˇ)這個名詞應該不算常見,看起來似乎不容易記住,且讀音也很特殊。不過,可能有人曾在文言文裡讀過這兩個字,因為此名詞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被中國人所使用。蜾蠃指的是胡蜂科蜾臝亞科的一群昆蟲,由於牠們有造泥巢的習性,因此牠們也被稱為「泥壺蜂」。
許多泥壺蜂的巢是用泥土作成的,外觀就像個陶壺,是牠們生長階段所居住的地方。裡頭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又有一層泥製屏障,看起來既安全又舒適。不過也有一些例外,由於泥壺蜂的種類繁多且行為多樣,也有部分種類的巢並非單純的泥巢形式,而是將巢築在枯竹、枯木等植物體中。
泥壺蜂的「養子」
古人觀察泥壺蜂的泥巢,發現泥壺蜂常會把蛾類的幼蟲給「帶回家」,也就是攜回自己的巢穴裡。然而一段時間後,泥巢中鑽出的卻不再是毛毛蟲,而是新生的泥壺蜂。因此當時的人以為泥壺蜂本身是不產子的,而是把非親生的螟蛉視同己出,在泥巢中悉心哺育養大,最後受到調教的毛毛蟲將長成泥壺蜂的模樣。
摘自《蘋果日報》【環資報導】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泥壺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