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不想進步,其實不是不會進步,是被人要求進步。而那,每一步都痛苦。
「有人說台灣很小,我說,那你都有看過嗎?」
這是我在 Google 形象廣告裡幫齊柏林寫的台詞,這其實也是我一直想跟自己和大家說的。台灣或許小,但比起來,我們自己的眼界更小。否則,我們怎麼常會錯過自己的勇氣?
因為一位老師邀請,我跑到了新竹的香山,據說他們是新竹市唯一的偏鄉學校。
講座結束,我一時興起,換了放在車上的短褲,我就變身成跑者了。
鞋子不必換,我穿的就是慢跑鞋。我總是想像,這樣我隨時可以逃走,就像以前在學校上課時一樣。
這一小段好像是新竹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像我剛說的,我從沒來過,儘管新竹離台北不遠,但就是沒有這樣親身來到。更別提,迎著風,用自己的腳,感受土地,看看海,緩慢但靠自己的力量,前進。
邊跑著,我想起前幾天,和台灣廣告界的一位大人物吃飯聊天,他談起業界的變化,也聊起傳統廣告公司要轉型為數位廣告公司的不易。我看著他誠摯眼神,知道他是真心想要改變些什麼,但不容易。
眼前,巨大的風扇,緩緩轉動著,我想起台灣的能源政策。
因為覺得替代能源的發展不易,所以就不思考轉型,也不願放入過多資源,繼續使用既有的能源生產方式,包括無法解決核廢料問題的核能,並強迫未來的子孫接受我們派對揮霍後的垃圾。
而同時間,德國在宣告非核家園政策後,投入多年的努力,於今年創造一個紀錄。替代性能源已有長足進展,可進一步供應德國電力需求了。過往,核電占德國發電量三○%以上,但因為安全和對後代子孫負責的考量,他們大膽在政策上宣示非核,並希望在幾年內完成。
傳播的錯覺
我常遇到朋友說,核電不能廢,並激動的大聲爭辯,非核會影響到台灣經濟發展。我總是輕聲地請教,「請問核電占台灣發電量的幾分之幾?」
「一定很多。」朋友總能迅速給出這樣的答案。
對,一定很多。否則,為什麼政府還有許多人,在看到難以抵擋的福島核災後,還執意要推動核電?明知核廢料無法處理,我們還拚命製造。
沒錯,這是人們普遍的認知,而我認為這是刻意的傳播操作。當然,這也是我們不夠關心自己世界的結果。否則,這是公開資訊,人人都可以在台電的網頁上查到,三座核電廠占發電量的一六.○四%。(資料來源:台電網頁)
紛紛擾擾這麼多年,且絕對會遺害子孫,並直接影響了三個地方的安全,而三座電廠加起來,卻不到二○%?
你難免會想,如果替代能源發展成功,甚至不要說成功,只要改善能源傳輸間的漏失,甚至減少工業用電的浪費,只要這些努力達到六%,我們是不是就可以關掉其中一座?
我是個很懶的人,很怕累,但比起累,我更怕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做,只是抱怨。因為那不只心累,那太不像個人了,也太不肯進步了。
跟跑步一樣,進步是辛苦的
一邊跑,我一邊想,跟跑步一樣,進步是辛苦的。
但被別人要求進步,是痛苦的。
能源政策是這樣,品牌也是這樣。
自己跑步的好處是,你想跑多快,想跑多遠,都可以,重點是,你在跑。
你為了自己跑,再怎麼辛苦,你就是在前進的路上。你看得見自己的力量,你可以相信自己,而那就是自信。自信讓你可以繼續邁開下一步,你進步。
你辛苦,但你呼吸,而你的呼吸是你自主的,你可以決定要呼呼吸,還是呼呼吸吸。
你掌握自己,那讓你感到快樂,那讓你感到自己比原來的自己好。我望著海岸線,在自己身邊延伸。我不必害怕終點,因為我決定終點,那多少給了我們從容,多少替我們卸下了壓力。因為平常,你總是被人決定終點。
而當你被別人追著跑時,就不一樣了。
不想進步,其實不是不會進步,是被人要求進步。而那,每一步都痛苦。
你會被別人決定速率,你會被別人決定距離,你會被別人決定終點,你甚至會被挑剔跑步姿勢難看。你的步伐慌亂,只因為你不是自己想跑。你被人從後面追趕,而他會出言激勵你,或者,傷害你。
你的每一步,都讓自己提不起勁,都在想止步,都在想別人是不是滿足了,而不是你滿足了沒有。你雖然在進步,但你進步的有限,你往前的每一步都讓自己更退卻,讓自己的心態更加退步。
如果有一天,發生了核災,所有居住工作在台北的人都不幸罹難,或者幸運的被迫搬遷,台灣北部在未來一百年被迫封閉,再也無法居住,那麼那不想改變不想進步的一六.○四%,看起來會多麼荒謬?
而那被現實環境逼迫改變的我們,會是如何的痛苦?
用自己的力量進步
邊跑邊想,我的腳有點痠了,有點感覺了,但我問自己,還可以往前嗎?可以,因為前面還有沒看過的風景,還有沒踩到的海岸線。我繼續跑著,因為剛剛在那學校,我得到了往前的力量。
就在剛剛,在那個全新竹市唯一的偏遠國中,我問校長全校有多少人?
「兩百二十人。」
我很驚訝,因為以前我們四個班級就比這還多了,而我們有二十班,三個年級。
幾個籃球隊的孩子,抱著球,從我旁邊跑過,開心,充滿能量。
「我們這十多年來,每年都還是會努力去參加校際籃球賽,你知道其他中型以下的學校,連籃球隊都沒有。」校長仰著臉,邊說邊笑,「明天有比賽,我們要去加油。」
我看著她的笑,我看到的是驕傲,為自己能夠用力而驕傲。
風涼涼的,我們笑成一團。
講座的過程裡,很多孩子仰著臉發著光,照亮了禮堂。其實也照亮了我。
說不定,也照亮了我眼前的路。
當你努力往前進,你其實不只是在進步,
你是在照亮自己,還有別人的路。
數位編輯整理:陳怡琳,陳子揚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