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三十四銀行是不可多得的早期文藝復興風格,一樓為拱門,兩側塔樓撐起雄壯威武之姿,二樓以上有附壁柱,陽臺氣派豪邁。
從舊照上來看,「三十四銀行」是不可多得的早期文藝復興風格的銀行建築。一樓為拱門,兩側塔樓撐起雄壯威武之姿,二樓以上有附壁柱,陽臺氣派豪邁。只可惜照片大都模糊,在細節觀察上倍感困難。
一八九五年五月,日軍在貢寮澳底登陸,揭開了日本統治臺灣的時代。在取得北部港口控制權後,九月「大阪中立銀行」立即於基隆設立基隆出張所。一八九九年大阪中立銀行併進三十四銀行,三十四銀行原是日本大阪市高麗橋的銀行,是後來三家合併成三和銀行的其中一家,如今衍變成日本三菱東京UFJ銀行,乃現今日本最大銀行的前身之一。
日人治臺之初,三十四銀行也迅速擴大,一八九九年也在臺北、臺中、臺南成立支店。一九一二年廢除原中立銀行基隆出張所,改為三十四銀行基隆支店。一九二○年在高雄設立支店,其後歷經整併過程。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九日,三十四銀行與鴻池銀行、山口銀行合併組成了「株式會社三和銀行」。戰後國民黨政府來臺接收,一九四六年七月一日三和銀行台北、台南和高雄支店被併入臺灣銀行。圖中所繪的三十四銀行臺北支店後來遭到拆除,改建現代玻璃帷幕的建築,成為華南銀行集團的辦公大樓。
三十四銀行臺北支店後來成為華南銀行集團下的辦公所在,拆除原建物,改建現代玻璃帷幕大樓。
日本在臺的銀行建築形式,大抵分為前期的古典風格,和一九三○年代以後的異樣風格。銀行建築重在厚實華麗,令人產生百年基業的信任感。一般說來,全棟牆面以石材、人造石或以洗石仿石的方式呈現,一樓砌有石板臺基,通常布有巍峨的廊柱,門窗內縮入裡,空間挑高,使人行走廊道時產生渺小的感覺,並講求嚴謹的柱式比例,精雕細琢的柱頭裝飾,以及考究的簷口飾帶等等。二樓以上通常還有附壁柱,使大片牆面產生凹凸立體的效果。
一九三○年代後,日本建築界在西洋思潮的薰陶下,已能擺脫戰戰兢兢、亦步亦趨的模仿階段,進入運用自如且再創新的境界,而出現了異樣風格。如臺灣銀行總行,捨三角繁複山牆及壁飾,而以簡潔壁面展現,女牆內收,頗具馬雅文化的況味,柱式即使採希臘羅馬列柱,但在柱頭及壁面紋飾和牆身飾帶等,採印度、埃及或南美等元素,總體風格早就和日治初期大相逕庭了。
順帶一提:開封街旁的「日本生命保險」,是為後來的臺灣商工銀行,戰後為國民黨政府接收。最有趣的是三十四銀行旁有家「三谷軒肉店」,賣的是牛肉、雞肉,令人不禁想知道,二十世紀初,肉品不只在菜市場,而且已經有了專門店。最不可思議的是,日治初期牛肉已經引進,原來臺灣人早就跟著日本人吃牛肉了?
用手機拍得影像分享:
數位編輯整理:陳怡琳,陳子揚
Photo:魚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