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家中一有小孩出生,整個氣氛頓時豁然開朗,我開心到甚至想讓辛苦生下孩子的嫂嫂坐上神轎,扛著去遊街。

我們無子一族,在三十幾歲的時候,也是有過讓父母抱抱孫子的想法。畢竟,當父母年過五十,親近的朋友圈裡就開始有人抱孫子、當上了阿公阿嬤,老是會給他們看自己手機桌布上孫子的照片,告訴他們「孫子好可愛喔!」自然會讓父母有一種也想要抱孫子的心情。
當時,家母也曾經對我說:「如果要生的話就早點生啊!再過幾年,我就沒辦法幫妳帶小孩了啊!」一般都覺得,不得不幫忙照顧孫子,對祖父母而言是一種負擔,但對「無孫族」來說,反而覺得「說什麼傻話啊!光是有孫子就很幸福了。」
但家兄夫婦沒有孩子,過著隨心所欲的生活,而我也維持著穩定的單身狀態,所以家母在年過五十,甚至上了六十歲之後,還是沒有機會抱到孫子,連一點跡象都沒有。
漸漸地,家母也看開了。在這樣的時代裡,好不容易把孩子養大,卻抱不到孫子的「無孫族」也不在少數,他們也只好相濡以沫,儘量不去問也不去聽有關孫子的話題。
但無孫族想抱孫子的心情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想要的是小孩,不但能靠自己的努力實現,真的不行時也能徹底死心。但孫子就得靠小孩和他們的另一半,自己不好隨便插嘴,就算想幫些什麼忙也無能為力,隔靴搔癢的感覺只會愈來愈強烈。
尤其,對一輩子都是家庭主婦的女性(譬如家母)而言,上了年紀之後最大的樂趣就是抱孫子,這也成為最優先的課題。當朋友們都開始聊起孫子有多可愛,自己卻無法加入這個話題時,就彷彿湊不齊圓滿主婦人生的最後一塊拼圖。更氣人的是,自己明明就安安份份地結婚、生了兩個小孩,換句話說,為了抱孫子該做的事都做好做滿了,為什麼還是抱不到孫子呢?她們心中或許都有「這實在說不過去」的心情吧!
我身為無子族,理解這樣的心情,也想像過若是真能讓父母抱上孫子,他們會有多開心。但不管再怎麼想要克盡孝道,孩子也不會就這樣蹦出來。
沒想到就在某一天,家兄夫婦突然生了一個孩子。當然啦!生孩子不會是「突然」的,但總之,就在他們快要放棄的時候,孩子來了。
當時,家父已經過世,很遺憾地沒能見上孫子一面;而家母也超過六十五歲了……話雖如此,終於是了一樁心願。
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如此尊敬家兄,我甚至對他說:「老哥,了不起!幹得好!」在那之前,我一直覺得,「唉呀!沒小孩就沒小孩啊!有什麼關係?就算這個家在我們這一代斷了香火,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雖然有點落寞,但就像現在一樣安穩過日子也挺好的。」但家中一有小孩出生,整個氣氛頓時豁然開朗,我開心到甚至想讓辛苦生下孩子的嫂嫂坐上神轎,扛著去遊街。
我萬萬沒想到能在今生今世,抱到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嬰兒,我小心翼翼地抱著她,在開心的同時也被一種深深的安心感所包圍。這個安心感,就是一種「那就輪不到我了吧!」的心情。當時,我正處於「只要努力就能生」的年紀,現在雖然「很努力的話也不是生不出來」,但若不施點幾近乎幻術的手段,已經很難懷孕或生產了。但當時是不用拚到這種地步,而是「努力一下就有希望」的年紀。
不過,因為家兄完成了讓父母抱孫子的重大使命,我著實有一種「這下子,就輪不到我上場」的解脫感。終於,我不用去凍卵,也不用為了繁衍子孫而跪求誰來神救援了。
因此,無子族會特別疼愛兄弟姊妹的孩子,拚命買玩具和衣服給他們,帶他們出去玩,給他們零用錢。正因為自己沒有小孩,所以能夠不負責任的寵愛他們。當無子族聚集在一起時,還會互相展示姪子.姪女(外甥.外甥女)的照片,就像互相炫耀自己孫子的老婆婆一樣,你一言我一語地說:
「哎啊!和姪女這樣關係真的就剛剛好啊!」
「要是這是自己的孩子,可真管不動啊!」
「姪女啊!開心的時候和她們玩一玩,玩膩了還可以還給她爸媽。」
而且,無子族將來還得指望手足的孩子替自己辦後事。恐怕不只後事,還有晚年的照護、遺物的處理等等。在我們家的話,肯定就成了我那柔弱小姪女的負擔。
連很多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說,晚年和後事不會麻煩他們,但我們無子一族,卻幾乎肯定會給手足的孩子帶來困擾。無論小時候我們有多疼愛他們,給過他們多少零用錢,都不足以補償為他們帶來的麻煩。
摘自《無子人生》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ajari,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