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現今這個時代,結婚是自己的責任。在日本,大家本來就對看起來很厲害的女性敬而遠之,要找到結婚對象更是難上加難。
日本女子足球界的傳奇人物澤穗希結婚了。我看到這則新聞時,想起的是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時,把黃金時期都獻給排球的「東洋魔女」。據說她們在成功取得金牌後,魔鬼教練大松和當時的首相池田,還替她們找了結婚對象。大概是覺得她們為國家而戰,這點小事國家當然也得幫忙。
但現今這個時代,結婚是自己的責任。無論大和撫子們多麼有貢獻,國家和教練都不會在結婚一事上幫忙了。在日本,大家本來就對看起來很厲害的女性敬而遠之,何況像澤選手一樣,具備出色統御力與高知名度的人,要找到結婚對象更是難上加難,一想到這一點,對澤選手就更感到尊敬。
先撇開這不談,我看到某一則「澤選手結婚」的報導中,有一句話令我很介意。這篇報導的最後竟然寫到,「又,澤選手目前沒有懷孕」。像澤選手這種偉人結婚,還去調查她是不是先上車後補票,這心態未免也太下流了吧!我不禁義憤填膺、眉頭深鎖。
不光是澤選手,不知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女性名人結婚,媒體都一定會報導她有沒有懷孕,我想是因為奉子成婚已經成為主流的緣故。
就和澤選手同一時期,某位男諧星也和圈外女友結婚了,但媒體卻沒有報導這位圈外女性是否有孕在身。是因為她不是名人,所以不必報導她是不是奉子成婚?還是因為女性名人結婚時有沒有懷孕是大問題,但男性名人結婚時,有沒有讓對方懷孕則不重要?
我想,正確答案恐怕是後者。就是因為社會上隱約瀰漫著一股「懷孕是女人的事」的氣氛,所以女性名人宣布結婚時,都會被質問「懷孕了嗎?」這也不光是媒體的錯。如果媒體代表的是世間的好奇心,那我們對於奉子成婚女性想要傳達的言外之意不外乎是,「啊!結婚前就『做了』對吧!還是在沒有避孕的狀態下『做了』呢……」
現在已經沒有人在婚前「不做」的,社會氣氛也不再指責先有後婚,既然如此,就沒有必要在結婚時問是不是懷孕了。所以這份好奇心,顯然就是多管閒事、探人隱私,而且隱含著一種心情:「男生『想做』是天性,但是否接受就是女生的責任,就算要接受,只要稍微注意一下也能避免懷孕啊……」
現在,若還是用嚴苛的眼光對待先有後婚的話,應該都沒人結婚了吧!
對於先上車後補票,社會上已可以寬容看待,認為只是剛好在結婚前懷了孩子。而且因為「先上車後補票」這說法給人的感覺不好,所以還出現了「可喜可賀婚」、「天賜貴子婚」等說法。
所以,女性名人結婚時,真的需要報導她們是否懷孕了嗎?我怒氣沖沖地和朋友談到這件事。沒想到朋友說:「那一句『目前沒有懷孕』,不是包含了稱讚的意思在內嗎?」我問為什麼,朋友說,在這個結婚困難的時代,沒懷孕還能進展到結婚這一步,對女性而言可是比登天還難的事。「不奉子成婚」的女性,在完全不運用懷孕這個武器的前提下,只靠身為女人的實力就讓對方下定決心結婚,簡直可以當作神來崇拜了。像澤選手一樣的女性還能「不奉子成婚」,更是非比尋常的偉大功績…。
我這才恍然大悟,點頭如搗蒜。原來今時今日不奉子成婚的男女,都是值得大力稱讚的,因為女方「明明沒有懷孕,還能讓男方下定決心結婚」,男方則是「明明沒有讓對方懷孕,仍然下定決心結婚」。
真要按照這個邏輯,世間對奉子成婚的男女,也是很讚揚的。因為「就算懷孕了,也可以墮胎,但他們留下孩子,還結婚了,真是了不起!很有責任感!」所以無論是「○○小姐懷孕三個月,預產期為明年○月」,還是「○○小姐沒有懷孕」的報導,都是在讚揚結婚的人。在結婚比登天還要難的年代,有沒有懷孕的問題,或許不全然來自探人隱私的好奇心。
話雖如此,非得搞清楚是不是先上車後補票這個心態的背後,隱含的並不只有稱讚而已。「先結婚再生小孩」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還是確實存在的。正因為「在沒有懷孕的狀態下結婚」→「婚後性行為懷孕」,這樣的正確路線依舊存在,所以大家才沒辦法不去檢驗新人是不是脫離了正軌。
【書籍資訊】
摘自《無子人生》
數位編輯整理:廖珮汝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