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責罵其實並不像父母以為的那麼有效,大多時候,舊事只會一再重演。假如責罵有效,孩子應該只要被罵過一次,就不會再犯了。

父母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大聲責罵,的確有些孩子會心生恐懼而停止問題行為。而這就讓父母產生了錯覺,以為責罵孩子是能立即見效的方法。然而,責罵其實並不像父母以為的那麼有效,大多時候,舊事只會一再重演。假如責罵有效,孩子應該只要被罵過一次,就不會再犯了。如果父母發現,不管自己罵得多兇,孩子還是依然故我,就該知道責罵一點用都沒有,應該趕快想別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有些父母不肯放棄責罵孩子,是因為他們總是抱著一線希望,認為再多罵一、兩次,說不定孩子就會改變了,像是早上能夠自動自發起床,或者開始愛讀書了。
只有年紀真的很小的小小孩,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會挨罵。只要稍微懂事一點的孩子,就像先前提到的例子,他們一定知道對錯,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會被罵。而且正因為如此,才故意做出討罵的行為。為什麼會有孩子根深蒂固的覺得,不做些讓父母生氣的事,他們就根本不會注意到自己? 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往往把孩子表現良好視做理所當然,忽略適時給他們特別的關注。
對孩子來說,如果父母沒有具體讚美自己的良好行為,就等於父母根本沒有注意到。我認識一個小學生,放學回家後會照顧臥病在床的奶奶,當我跟他的母親聊到這件事,這個媽媽只是冷淡的回答:「可是,那孩子很不愛念書。」我因此知道了,這孩子會這麼做,並不是為了得到母親的讚美,而是真心想要替白天還得工作的忙碌母親分憂解勞。因為如果他只是為了得到讚美才照顧奶奶,母親那樣的態度,早就會讓他轉而做讓母親困擾的事。
表現良好仍得不到父母關愛的孩子,會為了博得父母注意,故意選在他們最困擾的時間點,做出讓父母困擾的行為。一旦父母忍不住罵了孩子,這個情況就會永無休止了。
➢【書籍資訊】《不教養的勇氣》
➢【延伸閱讀】尊重對方,就不可能去讚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