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區塊鏈是一種協定機制,只要透過分散在網路上的運算設備,就可以確定資料交換的可靠性,不必透過各種第三方組織提供保證。

強勢的「數位時代產業巨擘」如亞馬遜(Amazon)、Google、蘋果公司和臉書──這些都曾是伴隨網際網路孕育而生的新創公司,它們掠取了民眾或是各種機構寶貴的資料後,往往把這些資料當成私有財產而不是公開上網。雖然這些企業替消費者創造了可觀的附加價值,但是這樣使用資料的其中一個結果,就是造就一批新的資產階級,而且可能比歷史上其他的資產階級更難以撼動,另一個結果,就是侵害了我們對於個人隱私與自主權的傳統觀念。
世界各國政府會利用網際網路改善運作方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可是也會運用資訊科技監控並操弄人民,即使是很多民主國家的政府,也都會用資通訊科技監看人民,帶動輿論風向,讓他們只能目光如豆、短視近利,輕忽自身權利與自由遭到戕害的事實,好讓當權者可以安穩享受權力的滋味。專制政權如中國、伊朗,甚至會在網際網路的世界搭上一堵與世隔絕的高牆,一方面打擊異議份子,另一方面驅使民眾盲目朝向自己設定的目標前進。
還好這些並未如某些人所宣稱的「網路已死」。網路當然還是未來數位世界的關鍵元素,我們每個人也都應該盡一己之力捍衛網路世界的自由,就好像全球資訊網基金會(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一樣,為了網路世界的開放、中立與推陳出新而奮鬥不懈。
現在有了區塊鏈的輔助,扭轉現有趨勢、走向不同可能新世界的道路於焉誕生。我們現在擁有真正的對等平台,可以讓本書提到許多讓人興奮的事情美夢成真;我們可以擁有自己的帳號和自己的個人資料,可以在網路上輕鬆完成交易,即使沒有強大的中介機構扮演金流和資訊流的仲裁人,我們還是可以自行創造出商業價值互相交易,也可以讓好幾十億人迅速跨過藩籬,融入全球的經濟體系。
我們可以保有自己的隱私,並同時定價自身的相關資訊;可以確信智慧財產的創作者,都能得到應有的報酬。為解決社會上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我們將不只是用財富重分配的手段,而是從財富分配的源頭直接著手──從財富創造的方式開始著手,讓世界各地不論是農夫還是音樂家,都能更全面優先主導自己所創造的財富。區塊鏈的影響將會是深不可測。
【書籍資訊】
摘自《區塊鏈革命》
數位編輯整理:廖珮汝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