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為什麼在區塊鏈上投票,會優於現有的人工投票或電子投票?因為區塊鏈良好的加密以及無法竄改的特性,不但可以保護選民不受威脅利誘影響,更不會因為因為硬體或軟體的疏失,而導致投票結果被有心人士操控。
我們儘管有種種的科技進步,選舉中的投票機制在過去數百年間卻是大致未變。在世界許多地區,投票時,你必須去投票站,出示你的身分證明,在紙本選票上標記你選誰,把選票投入票箱裡,等候人工開票與計票。
電子投票(e-voting)使用電子系統的輔助,在許多選舉中,電子投票已被證明跟人工投票一樣不可靠。現今的電子投票有三大問題:軟體及硬體受到攻擊、程式中有錯誤或漏洞、人為錯誤。2004年,北卡羅萊納州的一次普選中,一部投票輔助機器意外地設定只儲存3,000張投票,結果,無法補救地喪失了4,438張選票,而這場選舉的勝負差距僅僅2,287張票,也就是說,那4,438張選票可能改變選舉結果。
在區塊鏈上投票可能如何運作呢?想像選委會為每一個候選人或設立一個數位「錢包」,合格選民就每一個席次獲得一枚代幣或硬幣(例如應選五席,每一位選民可獲得五枚硬幣)。選民使用他們的網路身分,把他們的「硬幣」匿名傳送至他們選擇的候選人的電子錢包裡,區塊鏈將記錄並確認這些交易,獲得最多硬幣的候選人勝出。
雅典大學(National and Kapodistrian University of Athens)學者在2015年發表一篇研究論文,提出一種新的投票系統DEMOS,這系統使用像區塊鏈的分散式公開帳本來建立一個數位票箱,選舉人可以從世界任何地方用它來投票;若有選務人員試圖偽造投票結果,系統將會偵測到。
選民投票後將取得收據,讓他們可以確認:(1)他們的票已經如願投下;(2)他們的投票已經被記錄下來;(3)在記錄的同時,他們的票已經被計算在內。外部第三方可以檢驗投票結果,選民對選舉結果的信心則躍進一大步。
【書籍資訊】
摘自《區塊鏈革命》
數位編輯整理:廖珮汝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