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中國為什麼有前途
優惠價
85
$306

中國為什麼有前途

羅輯思維

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360

書籍介紹

中國會不會有前途?這不是一個政治問題,而是和地球上此刻所有活著的人,都命運攸關的問題。

正如前美國財政部部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所說,三百年後再來看二十一世紀最初這十幾年,冷戰結束、中東的伊斯蘭世界和西方世界的關係,只是二、三流事件,真正的第一流事件,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崛起。

面對人類的未來,羅振宇自認是一個「理性樂觀派」,因為從歷史經驗來看,陰謀論、悲觀主義的論調從來沒有對過。他站在時間維度上,解讀中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幫你看清中國的挑戰與機遇,幫你找到個人前進的方向標。

羅振宇認為中國有前途的幾個理由:
1. 過去五百年間,所有大國崛起都依靠兩大動力:創新和規模。而現代世界,創新很容易擴散和學習,所以下一任霸主候選人只有兩個,中國和印度。
2. 而中國又具有發展的四個條件:沒有資源詛咒、做好人口控制、擺脫超趕的夢想、強人政治。
3. 選對了發展的道路,和世界經濟體系密切對接,每一個人都參與世界分工,人力資本價值暴漲。
4. 資源高壓彈簧,借由產權逐步落實、市場逐步自由、國家逐步開放而釋放,這股力道目前仍在持續。

中國的進步與發展,到底是台灣的福音還是災難,端視台灣如何看待大陸。對岸若是家人、兄弟,大陸的發展就是台灣的機會;對岸若是敵人,中國的進步就是台灣的壓力。

不管是機會還是壓力,看懂中國、找到自己,是我們無法迴避的路。

序 中國的發展是台灣的災難? 林金源

第一章 理性樂觀派
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生存態度不是當一個傻帽悲觀派,而是當一個理性樂觀派。
01 中國為什麼有前途
02 傻帽悲觀派
03 中國從哪裡來

第二章 看不懂的中國經濟
費正清說:「中國可能做出的選擇,中國一切歷史事件可能流經的管道,也許是一條比我們可以輕易想像的更窄的路。」
04 陰謀是可能的嗎? 
05 中國窄門
06 是非功過說泡沫
07 大國不能不識數

第三章 現代化的本質
中國會不會有前途?這個問題不僅中國人關心,全世界人民都關心。這可不是個政治話題,這是和地球上此時此刻所有活著的人命運攸關的話題。
08 土地私有化,到底有多痛
09 反貪到底反什麼
10 權力與生意
11 誰綁架了團結
12 一次體制改革的反面標本
 
第四章 成長的座標
我常說,互聯網時代的生存哲學就是「要享用,但是不一定去佔有」。因為佔有是存量邏輯,而享用是靠自己的本事去掙錢,然後享用它,是一個增量邏輯。
13 中國經濟到底是向好還是向壞
14 被排斥的中國人  
15 西方的右派為什麼這麼橫 

中國的發展是台灣的災難?

林金源(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遠望》雜誌社社長)

在反中、仇中成為主流氛圍的今日台灣,天下文化甘冒政治不正確的風險,竟然出版《中國為什麼有前途》一書。我敬佩他們的道德勇氣,故樂為此書作序,也祈望「市場正確」可以超越「政治不正確」。

中國大陸的進步與發展,到底是台灣的福音還是災難,端視台灣如何看待大陸。對岸若是家人、兄弟,大陸的發展就是台灣的機會與榮耀。對岸若是敵人,中國的進步就是台灣的壓力,因為「你好大,我好怕。」

「太陽花運動」前後,有人問台大經濟系知名獨派教授對於「服貿協議」的看法,教授說:經濟學的訓練告訴我應支持「服貿」,但因為我對中國不放心,所以我反「服貿」。顯然如何看待大陸經濟、如何擬定台灣經貿政策,遠非經濟學理可以置喙。但是除了(極可能是被誤導的)主觀好惡之外,許多「不以台灣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卻不容我們忽視。

本書認為大陸經濟仍有巨大發展潛能的幾項因素是:第一,產權逐步落實;第二,市場逐步自由;第三,國家逐步開放。上述每一項發展,都是促使大陸經濟成長的藥引。三十年來,大陸確實照這個方向發展,今後也不致改變此方向。在這些面向還沒走到盡頭之前,大陸經濟順勢成長乃是邏輯的必然。何況規模經濟還是中國另有的一項優勢。

又有人說,兩岸的經貿關係,已從早年的互補轉成競爭,經貿整合無法再給台灣帶來利益。此說疏矣。大陸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程度差異很大。沿海許多地區的人均所得和生活方式之進步雖超過台灣,但內陸仍有大片貧窮、落後、待開發的地區。中國大陸的複雜與多樣,宛如一個「洲」,是「百國之合」。若說台、韓經貿是競爭關係還可成立,但是蕞爾小島與「百國之合」的關係,不管說它競爭還是互補,都太簡化,都不合邏輯。

古巴的緯度、天氣、農產、面積、緊鄰大陸的地理位置,都和台灣類似。如非政治因素介入,古巴最自然的經貿對象就是美國,有如台灣之於中國大陸。在全球冷戰時代,美國不但封鎖美古貿易,還威脅和古巴貿易的他國。古巴經濟發展遲緩,美國的「貢獻」很大,卡斯楚只好找上千里迢迢的蘇俄與東歐。當年古巴捨近求遠、傷及經濟,完全出於被動與無奈。但是現在有一個主動捨近求遠的經濟體,老把對岸的讓利當陰謀,它的名字叫台灣。這真是人類經濟史上特殊的一頁。

本書雖非嚴謹的學術著作,卻是相關問題的易讀、有趣入門書。對照於台灣膚淺、蒼白、理盲的傳播世界,大陸一個貌不驚人「羅胖子」的知識型脫口秀竟然爆紅。對岸讀者的求知欲望和年輕創業者的活力與創意,難道不是「中國有前途」的一項旁證?

中國迄今是在國際上備受爭議的國家。對於中國的何去何從有著眾多的看法。在樂觀和悲觀的聲音中,作者獨具慧眼,客觀、真實的分析為什麼中國有前途。作為一個長期觀察中國的外國記者,我覺得此書絕對值得一看,有撥雲見日之感。

——林洸耀(路透社北亞首席記者)

羅振宇 作者

1973年生,自媒體脫口秀「羅輯思維」主講人,網路知識型服務嘗試者,資深媒體人與傳播專家。曾任CCTV「經濟與法」、「對話」製片人。2012年底打造知識型脫口秀「羅輯思維」。半年內從一款網路自媒體產品,逐漸成長為全新的網路知識品牌。

他對商業和網路的獨到見解,影響了當代年輕人對知識結構與網路的認識:人類正從工業化時代進入網路時代。新的時代將徹底改變人類協作的方式,使組織逐漸瓦解、消融,而個體生命的自由價值得到充分釋放,未來將屬於基於用戶體驗的「手藝人」經濟。


2016/11/01

BBP39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4790968

336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