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第五項修練Ⅳ-學習型學校(下)
優惠價
$550

第五項修練Ⅳ-學習型學校(下)

第五項修練教育篇:獻給教育工作者、父母以及關心教育的每個人

SCHOOLS THAT LEARN
書籍介紹

今天,社會各界普遍認為,學校已經陷入困境。這種現象激起熱烈討論,教育工作者、政府教育機構、行政人員以及父母,無不在尋找強化各級學校的方法,使學校能夠跟得上時代的腳步,以更好的方式教育孩子。

《學習型學校》是「第五項修練」系列叢書的最新力作,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資深講師彼得.聖吉,與一群教育工作者及推動組織變革的領袖集體創作,就如何強化及改造學校,提供諸多實際建議。 本書詳述許多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成功範例,學校如何應用組織學習的原則,來學習、成長及推動變革。

書中羅列美國許多傑出教育行政人員,懷抱理想熱情的老師、家長及學生,所撰寫的精闢短文、案例研究以及發人深省的故事;同時也提供實用的工具和建議,幫助學校(教室和社區)學會如何學習與成長。

在書中,你將看到校長如何邀請新生的家長,就孩子的教育與校方展開「九年對談」;老師如何應用電腦模擬,啟發學生深入了解從《羅密歐與茱麗葉》到長毛象滅絕等各種學習素材;教師在職訓練活動如何擺脫虛應故事的窠臼,使老師真正充電,重新思考教學方式。

我們身處的世界如今正在快速變遷:校園暴力層出不窮,制式測驗被視為簡單易行的特效藥,學校效率苦追不上日新月異的科技,教育行政主管的流動率屢創新高,學生、父母與老師都在有增無減的競爭壓力下喘不過氣來。此時此刻,《學習型學校》一書提供了我們迫切需要的材料,將協助教育界成功打造新世紀的主人翁。

序 曾志朗
​導讀 楊碩英

第三部 學校

第八章 入學
1.創造一個學習型學校
2.把學校教育視為道德志業

第九章 學校願景
1.學校的共同願景
2.教育全城的孩子
3.什麼是我們的核心目的?
4.使危險的主題變得安全

第十章 現實問題
1.設計的三角形,文化的圓圈
2.預先決定的未知數
3.一萬九千美元的問題
4.成功者愈成功
5.轉移負擔
6.系統自行診斷
7.高中大遊戲

第十一章 教職員培訓
1.「唸完兩章之後,明天早上再打電話給我」
2.不再有「蜻蜓點水式」的教職員培訓計畫
3.認知研究小組
4.「選擇你自己想走的路」
5.學習教書

第十二章 領導風格
1.領而不導,統而不御
2.同儕夥伴
3.督學的進步
4.學習型的教育局
5.過火坑
6.學習是管理,管理是學習
7.「你不可以這麼做!」

第四部 社區

第十三章 延伸至社區
1.塑造一個學習型社區

第十四章 身分
1.建立社區關係
2.「表達意見是走出苦悶的第一步」
3.社區進步,學校也跟著進步
4.分享全國性願景

第十五章 關係
1.家長對家長
2.重新界定教室的界限
3.「具有系統觀念的籃球教練」
4.共用地的悲劇
5.「公司的未來」
6.芝麻橋

第十六章 長治久安
1.造雨的人
2.強化願景,弱化立場
3.幼兒教育和托顧資源
4.兒童

彼得.聖吉 作者

享譽全球的新一代管理大師,多年來致力於推動「學習型組織」的觀念,為麻省理工學院組織學習中心主持人、波士頓創新顧問公司創辦人之一及《第五項修練》作者。

現為麻省理工學院資深講師,也是該學院「組織學習與變革」團隊成員,以及「組織學習協會」(Socie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oL)主席。SoL是由組織、研究人員、顧問等組成的全球性社團,致力於建立基礎的組織變革知識。

彼得・聖吉於1947年出生在芝加哥,1970年於史丹福大學完成航太及太空工程學士學位後,進入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讀研究所,旋即被佛睿思特(Jay Forrester)教授的系統動力學整體動態搭配的管理新概念所吸引。

1978年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和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群工作夥伴及企業界人士,孜孜不倦地致力於將系統動力學與組織學習、創造原理、認知科學、群體深度匯談與模擬演練遊戲融合,發展出一種人類夢寐以求的組織藍圖──在其中,人們得以由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義、實現共同願望的「學習型組織」。

彼得・聖吉在全球各地演講、授課,把抽象的系統理論觀念,轉化成能促進了解經濟與組織變革的工具。他致力於闡明人類價值在工作環境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亦即組織若想發揮潛能,則願景、目的、反思或系統思考,都將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阿特.克萊納 作者
作家、編輯顧問、教育家及《第五項修練叢書計畫》的編輯指導。他的著作《異端者的年代》(The Age of Heretics, New York: Doubleday, 1996),是一九九六年「艾格布茲獎」(the Edgar G. Booz award)最具創意商業書籍的決選作品之一。他任教於紐約大學互動式電訊研究所,擁有柏克萊加州大學新聞學碩士學位。曾撰文發表於《連線》(Wired)、《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速捷公司》(Fast Company)、《哈佛商業評論》、《全面》(Across the Board),以及《策略與商業》(Strategy & Business)雜誌(他目前是這本雜誌「文化與變革」主題的專欄作家)。阿特.克萊納也是未來情境企畫顧問,和喬治.魯斯(George Roth)及妮娜.庫魯斯維茲(Nina Kruschwitz)共同發展出「學習歷史」模式,作為在組織型學習過程中,協助故事敘述與分析的工具之一。他曾任《全地球總覽》(Whole Earth Catalog)和《共同進化季刊》(CoEvolution Quarterly)的編輯。他現居紐約市郊。
珍妮斯.杜頓 作者
現為自由撰稿編輯、作家和教育諮詢顧問,活躍於社區和學校改革工作上。 她藉由參與都市評議會、計畫與環境委員會、成人教育委員會、社區商會領導工作,以及參與推動各種草根性的改革措施,把學習型組織的原則應用在自己居住的社區中,使個人和團體都能成為推動的重要助力。 珍妮斯.杜頓是《第五項修練實踐篇》的主編,也是「第五項修練叢書計畫」的資深編輯。她還是一位學習史的研究先驅,曾經負責製作並編印了兩本作品選集,使建築和教育兩個領域的理論與實踐觀點能夠相互銜接。她也是俄亥俄邁阿密大學建築系、辛辛那提環境警示中心(Cincinnati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Center),以及兒童雜誌《催化劑》(Catalyst)等組織的製作計畫協調人。 著作散見於《垃圾雜誌》(Garbage Magazine)、《柏班克每日評論》(Bubank Daily Review)、《辛辛那提詢問者》(The Cincinnati Enquirer)等刊物。她現居俄亥俄州西南部。
提姆.路卡斯 作者
他在過去二十七年間,曾任公立學校的老師和行政人員。他教過小學、中學、高中和大專院校,並且曾在區教育局層級負責課程和教學方面的業務,亦曾主管特殊才能學生教育。此外,提姆.路卡斯也曾是紐澤西州科學教育標準教學課程發展委員會成員之一。一九九七至二○○○年間,他是紐澤西州荷荷卡斯學區(Ho-Ho-Kus)的督學。 近十年來,提姆.路卡斯親身參與多項層面的教育工作,把關注的焦點擺在如何把五項修練的概念融入課程、教職員培訓以及學校領導作風上。路卡斯在發展教室和學校行政工作的系統思考工具上,享有聲譽,同時不斷支持並鼓勵北美地區的學校和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上應用五項修練。他現居紐澤西州北部。
妮爾達.坎布朗麥凱博 作者
現為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Miami University)教育領導系教授。 她目前是「美國學校督學論壇」顧問委員會委員和業務協調人,該組織十年來一直得到「丹佛斯基金會」(Danforth Foundation)的贊助與支持。妮爾達.坎布朗麥凱博與參與論壇的督學們密切合作,協助他們推動各項強化學校領導的方案,為學生及其家庭提供服務,並且致力於幼兒發展研究。她在學校教授領導方式和公立學校法等課程,也和瑪莎.麥卡錫(Martha McCarthy)和史蒂芬.湯瑪斯 (Stephen Thomas)合著《公立學校法:老師和學生的權利》(Public School Law: Teachers' and Students' Rights, 4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1998)。 近年來,妮爾達.坎布朗麥凱博教授致力改革教育行政人員的養成過程,她與丹佛斯基金會的組織「學校管理課程教授」共同合作,促成《民主的領導:行政準備工作的大環境改變》(Democratic Leadership: The Changing Context of Administrative Preparation, Stamford, CT: Ablex Publishers, 1994)一書問世;這本書是由她與湯瑪斯.繆金(Thomas Mulkeen)及布魯斯.安德森(Bruce Anderson)合編。 她曾任「教育法協會」(Education Law Association)和「美國教育財政協會」(American Education Finance Association)主席、《教育財政期刊》(Journal of Education Finance)編輯,同時也是某些期刊編輯顧問委員會的成員。她現居俄亥俄州西南部。
布萊恩.史密斯 作者
現為國際專業演說者,並且為企業高階主管提供諮詢。 他也是加拿大創新顧問公司(Innovation Associates)總裁及亞瑟里托公司(Arthur D. Little, Inc.)副總裁。十八年來,他在創新顧問公司致力於組織學習策略的發展與應用,貢獻卓著;他還對學校永續性的改革特別感興趣。 布萊恩.史密斯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協助公司客戶建立創新且能永續發展的策略,以創造獨特的競爭優勢。他的主要方法是在組織的學習工具(或修練)和企業永續經營方法之間,發展綜合效力。他與企業及政府部門的高階經理及主管們共同致力發展啟發式領導能力,並且協助客戶把這些能力應用在革新策略、組織設計及創造深層變革上,這項經驗前後長達二十年之久。 他的博士學位研究曾針對組織中魅力型領導,進行第一個實證分析,並且把研究所得用在他為各地領袖提供的諮詢上。他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取得企管碩士及組織行為學博士。他現居多倫多。
楊振富 譯者

一九六○年生,台灣基隆人,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加拿大約克大學政治學碩士,目前就讀於約克大學政治系博士班。曾任《聯合報》編譯。譯有《學術這一行》(天下文化出版)合譯有《世界是平的》。


2002/07/30

BGB177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4170197

577

715

最近瀏覽過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