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大數據已經是很基本的觀念了,我們應該更上一層樓,去追求和運用「富數據」(rich data) 「富數據」簡單說,就是更多面向、更多元、更豐富的大數據,應用富數據,能帶來更富足的社會,讓我們的視野更全面、更寬廣。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 天下文化榮譽顧問 林榮崧
「天下文化」在2013年出版了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的《大數據》,掀起了臺灣各界關注大數據、以及運用大數據分析的新風潮。2014年出版《大數據:教育篇》,把大數據的觀念引進教學與學習領域,在教育界獲得了廣大迴響。2015年出版了《大數據:隱私篇》,為臺灣引進了「個資保護」的新觀念。Viktor這三本書帶來的進步觀念,都成為引領台灣社會繼續前進的新動力!
今年二月,我們出版了Viktor的第四本著作《大數據資本主義》,
這次,我們更是與英美國際社會毫無時間落差的,同步推動了Viktor鑽研多年之後的最新觀點。Viktor的思考總是那麼深刻,他的見解也總是帶給人們最大的震撼。這次,他的《大數據資本主義》可以說,一次帶來了兩個他最新的觀點。
第一個新觀點是:大數據已經是很基本的觀念了,我們應該更上一層樓,去追求和運用「富數據」(rich data)!「富數據」簡單說,就是更多面向、更多元、更豐富的大數據,應用富數據,能帶來更富足的社會,讓我們的視野更全面、更寬廣。第二個新觀點是:「金融資本主義」已經落伍了,「數據資本主義」正在興起!
資本主義在過去一百多年來,讓許多國家持續進步、人民豐衣足食,但是資本主義如近幾年來,許多人在探討的,似乎也帶來社會的不平等,有許多人嚴厲批判資本主義,有許多人說應該補救資本主義的弊病。但是Viktor說,他們都搞錯重點了,他們所批判的、想補救的,其實是已經落伍的「金融資本主義」,或說是「金錢資本主義」,如果他們能用「數據資本」的觀點代替「金錢資本」,用「數據資本主義」來向前(前面)看,而不是向後看「金融資本主義」,很多問題肯定會有更好的新答案。
如果我借用許多媒體喜歡用來評價名人的術語「身價」來形容聽他演講的貴賓,那麼肯定都是「身價」不凡的人士。但是「身價」這個詞,其實就是一種「金錢資本主義」的陳舊思想,因為他不知道你有多高尚的品德、多深刻的思想、多麼卓越的才華、多偉大的成就,他缺乏這些資料數據,也懶得追尋這些資料數據,於是只用一個過度簡化了的資料數據,也就你有多少金錢資本,來形容你這個人。當他用「金錢資本主義」的角度來看待你,而不是用富數據、用「數據資本主義」的角度,就免不了會有偏差的解讀,甚至是扭曲的觀點。
前一陣子,臺灣出現了衛生紙搶購熱,居然有人是開著賓士車去超市搶購衛生紙的。這些人也都是停留在「金錢資本」的舊時代,因為他們眼中只有價格的高低,沒有去尋找和獲得更全面、更豐富的資料數據,於是就繼續讓「金錢資本主義」的舊思維給主宰了行為。在座的各位,如果你也曾搶購過衛生紙......那也沒關係,因為你已經坐在這裡了,你已經準備要接受新的「數據資本主義」進步觀念的洗禮。聽完Viktor的演講,你應當會有全新的想法、全新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