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分數不該成為做事的唯一標準,變成阻礙進步的理由,唯有盡力在現有的標準上,再往上提升,才能突破看似「無解」的困境,更上層樓。不要輕易妥協,再試一下,總有意外甜美的收穫。

圖片來源:unsplash,CC0 Licensed.
面對挑戰,你的標準是什麼?
有人說:「人生無大志,只求60分。」我太太在大學教書,她對60分有更深刻的見解,她說:「當學生,60分可以勉強接受;當教授,60分就是不及格。」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位60分的教授,你會想修他的課嗎?你期望從這位60分的教授學到什麼?他給的分數是不是都要打6折?這個有趣的議題,其實是挑戰我們做事的標準與態度。
大女兒貝思很會說故事,念小學時她會將心中的想法畫成漫畫。成為電影導演後,當她的電影創作在不同國家與城市放映時,她會坐在電影院最後一排觀察觀眾反應;不同種族、文化的人笑的段落、笑的方式,竊笑或者是大笑,偷偷擦眼淚或者是大哭。
這種「觀察入微」的特質讓她有能力指導演員演戲,提升或激發演員的表演層次。
在貝思執導的電影《FACE》中,飾演外婆的資深女演員演過許多知名電影,也有豐富的人生經驗,貝思形容在拍片現場,就是看著她的背影,她的後腦勺都會演戲。然而她演戲的方式比較戲劇化,與貝思想要的詮釋方式不太一樣。這位十分會演戲的女演員,有一幕是她極度生氣的衝突場景,她將所有的表演細節都設想好,但那太不自然了,一般人在氣頭上不可能這麼腦袋清楚、咬字清晰,還有抑揚頓挫,結果不斷 NG 重來,仍然沒辦法達到貝思的要求。
在那時候,拍片使用的是35毫米底片,相當昂貴,拍片時都會十分珍惜,不隨便浪費。
貝思跟攝影師說不要關機,再演一次、再演一次,那位資深演員知道攝影機持續在拍,底片相當昂貴,她變得很急躁,擔心這場戲花費太多成本。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之下,到後來她完全失控,變得有點神智不清,這時的演出提升了這幕戲的衝突層次,達到了貝思想要的戲劇效果。
分數不該成為做事的唯一標準,變成阻礙進步的理由,唯有盡力在現有的標準上,再往上提升,才能突破看似「無解」的困境,更上層樓。
不要輕易妥協,再試一下,總有意外甜美的收穫。
【書籍資訊】
《星空下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