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隨時用好奇心與觀察力挑戰自己,這是一輩子的功課,讓我始終情緒高昂,熱情不滅,保有強大的續航力。更重要的是,好奇心與觀察力往往也會帶來意外的收穫,及俯拾可得的樂趣。

圖片來源:unsplash,CC0 Licensed.
若有人問我,什麼能力是一輩子都必須培養的,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好奇心與觀察力。
站在建築師的立場,好奇心與觀察力是引領我不斷前進的動力,建築是個實現夢想的行業,卻常常得解決現實問題,所以面對問題的態度非常重要。
有些人以消極心態去面對,「又來了、好麻煩、好頭痛 !」如果凡事抱怨,這社會似乎就變得一無可取,而我們也無法找到幸福。其實新的事物都有有趣的一面,不妨用好奇心去看待,看看可以從中學到什麼,進而探索解決問題之道。
至於觀察力,簡單的說,就是看事情的角度。是否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看法與判斷,並同時反問自己,這些東西好在哪裡?為什麼好?當然,我們也會看到很多不好的事情,那就問問自己哪裡不好?為什麼不好?如果換我來做要如何避免?
因為喜歡觀察、加上長保好奇心,我們一家經常相約到世界各地旅行。我們不喜歡一般旅行團辦的景點旅遊,倒是喜歡追隨當地人的腳步,一窺不同的風土民情。
我們曾在波多黎各首都聖胡安的老城區逛街時,與當地人聊了起來,主人竟然招呼我們到他家參觀印加文化的泥偶國寶,只因為我們是他眼中「安全又好奇」的外國人。也曾全家一同到巴西里約探險,透過女兒朋友的帶領,與當地民眾肩並肩,在當地的老房子欣賞在地戲劇音樂表演。還有一次在西班牙租了一台小車,由我這個老爸領軍,從教堂的小廣場出發,順著上山的迂迴小路開到阿蘭布拉宮對面的吉普賽人山洞,見識到震撼人心的佛朗明哥舞蹈,感受到吉普賽民族對生命滄桑的詠嘆。
好奇心讓我們發現世界不同的面貌,保持年輕的心;觀察力讓我們體驗人間多元的價值,學習包容、衡量、欣賞與判斷。
隨時用好奇心與觀察力挑戰自己,這是一輩子的功課,讓我始終情緒高昂,熱情不滅,保有強大的續航力。更重要的是,好奇心與觀察力往往也會帶來意外的收穫,及俯拾可得的樂趣。
【書籍資訊】
《星空下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