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星雲智慧》如何獲得福報? 星雲大師: 說好話、行好事、存好心

什麼是福報?
什麼是福報?簡單的說就是善、美的好報。譬如:從小出生在幸福的家庭、長相端正、聰明靈巧、身體健康、心地善良、喜樂開朗;長大後求學順利、事業如意、婚姻美滿、善友眾多;中老年後子女孝順、名節清廉、知足常樂、長壽無病、能得善終等等,這些都是所謂的福報。福報大家都想要,因此我們在春節過年的時候可以看到許多人的家門口都會貼上「五福臨門」的春聯,也就是一般人在新的一年開始,就會祈願福、祿、壽、財、喜這五福能齊降門庭,讓一家大小都吉祥。
但是大家求福報,卻每個人的福報都不同,即便是同一個家庭中的兄弟姊妹也都不會相同,更不用說是世界上芸芸眾生了。為何大家的福報會有不同,以佛教的立場來說,當然就是脫離不了「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的因果關係。
過去世的善惡行為我們已無法挽回,因此重要的是要為今生與來世的福報努力。不僅一個沒有福報的人當要如是,就是一個有福的人也要隨時惜福、培福,因為只知享福而不珍惜福報、不培植福報,福報遲早會用盡,就如銀行存款只出不進,存款數字必定一天少於一天;也像一位學生即使再聰明,如果不用功,最終也會落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下場。
因此要怎麼獲得福報才是我們最需要知道的。獲得福報方法很多,也很容易。例如:
一、說話寬厚會獲得福報:因為處世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很多方便,方便做事,無事不順,就是福報。我們交友寬厚,處世寬厚,常說讚美的愛語,所謂宅心仁厚,自然就有福報。「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不但是中國儒家做人處事的方法,也是佛教致福的方法。
二、與人結緣會獲得福報:平時看到人會點頭微笑、親切問候,舉手之勞的服務、見人有難熱心幫助、懂得成就他人善事,隨時多做好事,這些都是和人結緣的方法,如此自然會增加福報。一切眾生都是相互依存成就,共存共榮的生命體,所以想要獲得福報,結緣非常重要。
三、歡喜佈施會獲得福報:佈施如播種,只要勤播種,必定會有豐收。佛教裏講的做功德就如種福田,福田又分敬田、恩田與悲田。對父母師長、國家社會教養育栽培之恩力圖報答,稱為恩田;對佛菩薩賢聖僧的恭敬供養,是為敬田;以慈悲心救濟貧苦的人,稱為悲田。在敬田、恩田、悲田裏面播種都會有收成,讓福報增長。
總之,能說好話、行好事、存好心,讓自己及社會淨化、祥和,不僅自己能培植福報,同時也能讓社會大眾享受到福報。
摘自《星雲智慧》
Photo:Insights Unspoken,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