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我經常看到孩子耍賴,如果父母不注意或處理錯誤,他們的功力就會一次強過一次。耍賴是一種經驗,這幾年帶小朋友,我總是很注意分辨孩子們到底是在「耍賴」或是「索愛」。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經常看到孩子耍賴,如果父母不注意或處理錯誤,他們的功力就會一次強過一次。耍賴是一種經驗,這幾年帶小朋友,我總是很注意分辨孩子們到底是在「耍賴」或是「索愛」。
耍賴是孩子不想完成任務的表現。雖然他們有可能是遇到困難,需要幫忙,但如果每次都以這種角度處理事情,會養成孩子依賴的習慣,而父母是絕不可能有這麼足夠的時間。分清楚孩子的耍賴是因為沒有興致,一時懶惰,或被他事吸引,再決定怎麼處理。
孩子耍賴的辦法很多,拖延、敷衍是最常見的。拖延常惹起父母的怒氣,在一片指責中,工作目標也模糊了;而敷衍的孩子,心知肚明自己只受形體上的監督,他們的工作成果,其實從未受到謹慎的檢視批改,慢慢從經驗裡懂得更高明的敷衍術,因而養成行事草率的性格。而鬧情緒或發動身體的精神電力系統,是另一種有用的耍賴工夫,通常都過得了關。
不管跟拖延、敷衍或鬧情緒的孩子相處,永遠不要忘記,「對事不對人」是最有用的方法。如果我們認真收工作的帳,也誠懇檢視孩子工作的成果,並提出有用的指導,孩子一定會了解,耍賴不是一種好的索愛方法。我們在提供愛的思考上也會更有深度。
孩子故意把字寫得很大敷衍我,我仔細點數過後,請他補完未竟的部分,繼續寫。他鬼靈精怪,不無得意的回說:「可是紙用完了!」我立刻再給一張,同時告訴他,下次不要把字寫這麼大,既浪費自己的同時,也浪費紙張。
我絕不主張跟孩子諜對諜,但如果遇到孫悟空似的孩子,父母也要想點辦法。
【書籍資訊】
《媽媽是永遠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