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不在歌功頌德自己的人生,或誠品的成功(其實兩者都是痛苦與挫折居多),吳清友想藉著自己的故事,告訴年輕的讀者們,如果像他這樣迷途知返的生命,也有機會成就自我,其他人就更不該放棄創作傑出生命的可能。

文/周思芸(天下文化副總編輯)
翻開誠品創立近三十年來唯一一本品牌專書――《誠品時光》的版權頁,出版日期印著「二○一七年七月十七日」。此書出版的第二天,七月十八日,一個看似平凡無奇的日子,卻成了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生命的最後一日。
與《誠品時光》同時進行採訪工作的,還有吳清友先生的個人傳記――《之間》。然而他突然離世,《之間》卻仍未寫完。幸運的是,吳清友個人的訪談已進行完畢,三年間,吳清友已完整回顧了自己的一生,直到生命最終期。
齊克果說:「人生是往前走的,但只有回頭看,才能理解它。」吳清友花了一輩子處理與生命相關的議題,他在這本傳記中所娓娓道來的,彷彿是一個暮年哲人對自我的檢視與整理。他幾次在採訪中不好意思地說:「對於人生,我的迷惑其實是大於領悟的,……這些多半只是嘗試理解自己、解讀自己如何成為今日之我的一種看法。」
吳清友的一生,確實有著許多如夢似幻、難以理解的不真實。一個叛逆浪蕩、不太用心課業的漁村孩子,學習過程滿是挫折,學歷也差強人意。卻在入社會之後找到了熱情所在,從此脫胎換骨,全心投入工作,甚至承接下公司,成為年輕的經營者。
九○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土地房產讓他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三十多歲就五子登科。吳清友經常自問:「我何德何能,竟能如此幸運?」但隨後,先天心臟病亦無預警襲來。面對擁有世間一切,又瞬間被迫面對死亡的艱難課題,他不得不正視自己的內在。
人不經磨難,很難有智慧或領悟,財富與病痛這一正一負兩件事同時撞擊著他,或許是上天要他深切檢討與反省,給他財富是要讓他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而病痛是要他不要狂妄。吳清友說:「假使不是上天賜給我一個大病,說不定我這輩子看不清自己,更可怕的是,狂妄到認為人定勝天,最終變成一種可笑的無知。」
因著這些體認,吳清友十分低調虛懷。當他離魂歷劫重生,更加珍惜每一天的陽光與藍天。他思索著以自己的方式訴說生命之愛,一間陳設著心靈糧食的書店――「誠品」,便是他在往後的人生想要拚搏的生命事業。吳清友曾說:「誠品未必需要我,但我的生命需要誠品。」
出版傳記《之間》是吳清友的心願,其目的不在歌功頌德自己的人生,或誠品的成功(其實兩者都是痛苦與挫折居多),而是想藉著自己的故事,告訴年輕的讀者們,如果像他這樣迷途知返的生命,也有機會成就自我,其他人就更不該放棄創作傑出生命的可能。
【書籍資訊】
《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