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不在歌功頌德自己的人生,或誠品的成功(其實兩者都是痛苦與挫折居多),吳清友想藉著自己的故事,告訴年輕的讀者們,如果像他這樣迷途知返的生命,也有機會成就自我,其他人就更不該放棄創作傑出生命的可能。
文/周思芸(天下文化副總編輯)
翻開誠品創立近三十年來唯一一本品牌專書――《誠品時光》的版權頁,出版日期印著「二○一七年七月十七日」。此書出版的第二天,七月十八日,一個看似平凡無奇的日子,卻成了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生命的最後一日。
與《誠品時光》同時進行採訪工作的,還有吳清友先生的個人傳記――《之間》。然而他突然離世,《之間》卻仍未寫完。幸運的是,吳清友個人的訪談已進行完畢,三年間,吳清友已完整回顧了自己的一生,直到生命最終期。
齊克果說:「人生是往前走的,但只有回頭看,才能理解它。」吳清友花了一輩子處理與生命相關的議題,他在這本傳記中所娓娓道來的,彷彿是一個暮年哲人對自我的檢視與整理。他幾次在採訪中不好意思地說:「對於人生,我的迷惑其實是大於領悟的,……這些多半只是嘗試理解自己、解讀自己如何成為今日之我的一種看法。」
吳清友的一生,確實有著許多如夢似幻、難以理解的不真實。一個叛逆浪蕩、不太用心課業的漁村孩子,學習過程滿是挫折,學歷也差強人意。卻在入社會之後找到了熱情所在,從此脫胎換骨,全心投入工作,甚至承接下公司,成為年輕的經營者。
九○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土地房產讓他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三十多歲就五子登科。吳清友經常自問:「我何德何能,竟能如此幸運?」但隨後,先天心臟病亦無預警襲來。面對擁有世間一切,又瞬間被迫面對死亡的艱難課題,他不得不正視自己的內在。
人不經磨難,很難有智慧或領悟,財富與病痛這一正一負兩件事同時撞擊著他,或許是上天要他深切檢討與反省,給他財富是要讓他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而病痛是要他不要狂妄。吳清友說:「假使不是上天賜給我一個大病,說不定我這輩子看不清自己,更可怕的是,狂妄到認為人定勝天,最終變成一種可笑的無知。」
因著這些體認,吳清友十分低調虛懷。當他離魂歷劫重生,更加珍惜每一天的陽光與藍天。他思索著以自己的方式訴說生命之愛,一間陳設著心靈糧食的書店――「誠品」,便是他在往後的人生想要拚搏的生命事業。吳清友曾說:「誠品未必需要我,但我的生命需要誠品。」
出版傳記《之間》是吳清友的心願,其目的不在歌功頌德自己的人生,或誠品的成功(其實兩者都是痛苦與挫折居多),而是想藉著自己的故事,告訴年輕的讀者們,如果像他這樣迷途知返的生命,也有機會成就自我,其他人就更不該放棄創作傑出生命的可能。
【書籍資訊】
《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