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讓事情簡單易行才聰明,才能讓人堅持做下去。
圖片來源:pixabay
在個人生活運用簡單
智慧電話程式與行動裝置這類科技,由於能使人容易做事,而能提升人類生產活動。科技有助於我們幫我們與友人保持聯繫,幫我們更快完成工作,讓我們更能貫徹始終。
但若想使人生過得更輕鬆,科技創新並非唯一途徑。想過更輕鬆的人生,還有許多低科技與不用科技的途徑可循。以穿衣服為例。許多人會花許多時間思考應該穿什麼衣服。
一項研究發現,婦女每天大約要花十五分鐘時間決定她們應該穿什麼。把這些時間全部加總起來,婦女一生大約要花一年時間來考慮穿衣。
就算每天只花兩分鐘考慮穿什麼的人,斟酌應該穿那條深藍色長褲還是那條灰藍色長褲的時間加起來,也相當驚人。
雖說有些人喜歡花時間考慮衣著,也有許多人喜歡用這些時間做其他的事。訂立一套穿衣慣例,或訂定制服,能讓人輕鬆知道自己該穿什麼,於是可以把時間用在其他方面。
許多最成功的人,例如賈伯斯、馬克.祖克伯與愛因斯坦都決定每天穿同樣風格的衣服,讓生活變得更簡單。不僅只有科技界人士,寧願讓自己看起來活像《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片中那個角色。
放眼四周,你會發現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穿的西裝非藍即灰;香奈爾(Chanel)前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經常穿黑西裝,白襯衫,戴墨鏡與手套;電影導演克里斯多佛.諾蘭(Christopher Nolan)總是一身深色外套、軟領口禮服襯衫與磨損皮鞋的招牌行頭。
此外,這也不是男人的專利。上奇廣告公司(Saatchi& Saatchi)藝術總監瑪提達.卡爾(Matilda Kahl)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她每天穿白絲襯衫與黑長褲上班,除了引起大家對她的穿著評頭論足以外,不僅大幅紓解了她的壓力,還讓她更能關注人生其他議題(她還說她如何在Zara服飾找到這套服裝,如何討價還價買了下來,並且建議其他女士也可如法炮製)。
最簡單的構想也是最好的構想
我閱過從高中、大學,到研究生的卷子,發現許多學生在進了大學以後,喜歡在作文時用一些比較難的字。
或許那是因為他們在準備SAT(美國大學入學考)時學了那些字,也或許是因為他們覺得既然已進了大學,寫東西就應該顯得比較「文」一點。
問題是,那些比較艱深的字往往沒有他們過去常用的字精確。例如,他們現在會寫「我計畫運作我的電腦」,但事實是,「我計畫用電腦」這樣的句子不僅更簡單,也好得多。
等他們進了研究所、開始寫論文以後,這問題變得更嚴重。比較簡單而熟悉的主動句─「我們招募大學生加入研究」─消失了,卷子上開始出現「大學生被我們招募,加入一項研究」之類的句子。
許多人認為,把事情搞得愈複雜愈能凸顯智慧,而且影響所及,還不止於寫作而已。許多人喜歡為自己訂定複雜的健身計畫,喜歡為公司訂定複雜的業務方案,正是基於這種想法。
但這種想法錯了。簡單背後的心理論據清楚呈現,我們得自我再教育一番。讓事情簡單易行才聰明,才能讓人堅持做下去。
兩千多年前,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曾說,「我們可以認定,在其他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假定或假設愈少,論證也愈佳。」換句話說,最簡單的構想通常也是最好的構想。
千百年來,許多哲學家與科學家,如托勒密(Ptolemy)、奧坎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與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等等,以及許多當代科學家,也都說過類似的話。如果這世上最聰明的人都這麼說,我們當然應該記取歷史教訓,不要再把事情搞得那麼複雜,讓我們自己為難。
社會心理學之父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首先運用一項類似行為理論,解釋什麼是讓人無法做事的衝突。勒溫說,「所謂衝突,就心理學定義來說,就是當約略相等、相互對立的力,同時加在個人身上時造成的情勢。」勒溫的主要論點是,人會不會採取行動,以及如何採取行動,受到許多各式各樣的因素影響。
簡言之,你如果想做一件事,但發現難以堅持到底,只要將那些阻止你做這件事的因素排除就可以了。事情就這麼簡單。
【書籍資訊】
《恆毅力的七堂課》
Stick with It: A Scientifically Proven Process for Changing Your Life—for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