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本書深入淺出的提出人們改變持續改變的具體方法,透過養成這七種力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我轉變的大師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李明憲(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 )
在這個靈性治療、光子能量、生命密碼、星相卜卦等心理學灰色領域大行其道的時代裡,各種商業型的宗教導師也層出不窮,信徒奉獻金錢時間膜拜,其中還不乏高知識份子,究竟大家在追求什麼?或許是因為面對生活的無力改變,企求尋找一種答案與解釋,於是這些號稱有法力的大師運用模糊的語言,再加上心理學的集體催眠技巧,形成了很多奇特的新興宗派,但是說穿了,其實只是一種洗腦的麻醉劑,並不能持久。
那麼人們祈求對生活有更多的掌控,能夠自我改變、堅持改變,進而改變命運,那麼有沒有不靠神奇的大師又具有科學實證的方法呢? 這本書總結了七個心理力量,中文翻譯將他稱作恆毅力,英文書名是Stick with It: A Scientifically Proven Process for Changing Your Life-for Good,強調的是具有科學證明的過程。本書深入淺出的提出人們改變持續改變的具體方法,透過養成這七種力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我轉變的大師,根本不需要外求,只是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沒有機會學到這些,因此,把人生改變的決定權交給了略通心理學的商業行銷者,等於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別人。
人類的行為模式是有跡可循的,行為改變有兩個主要的思想派別,一個是黑天鵝派,認為行為的發生是隨機的,行為是隨機當下的反應所構成的,另一個是網路思想家Barabasi所提出,他認為人類日常行為模式不是隨機的,而是具有“爆發性”深層次的秩序,行為是可以預測的,我看來作者也是基於後者這種想法,提出他的研究與實證整理歸納。
作者尚恩‧楊博士指出我們都有壞習慣,例如愛吃垃圾食品的弱點、智慧手機成癮或是缺乏鍛煉。我們雖然想改變,但改變是艱難的。40% 的節食者在一周內放棄堅持,80% 的新年決心不會持續到一月以後。我們如何踢掉壞習慣──並堅持下去?這七股力量協助我們超越壞習慣,將持久改變的可能性增加了300%。七種力量包括步步為營、社群、重要性、簡單、神經再造工程、迷人的魅力、深植,用我的行為改變專業來歸納,就是
「人們要堅持行為改變就必須按部就班將目標行為極小化、簡單化、重複做、尋求獎勵與樂趣、尋求同好,這樣行為就會持續」。
書中有詳細的敘述這七股力量。至於如何運用,作者將行為分為三個不同的類別:自動行為、強迫行為、常見行為,這七股力量針對不同的行為改變有不同的效果。這套方法在協助飲食、睡眠、運動,以及藥物與慢性疼痛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持久的改變。也已經幫助幾十家新創企業與公司改變其業務行為,我是台灣戒除檳榔技術的開發者,也是行為改變的專業者,我極力推薦這本可以改造自我與協助他人的好書。
【書籍資訊】
《恆毅力的七堂課》
Stick with It: A Scientifically Proven Process for Changing Your Life—for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