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許多人往往認為,他們是在一小步、一小步邁向目標,但事實上他們採取的步驟規模仍嫌過大。究竟要如何才能讓人步步為營,從小做起?
圖片來源:pixabay
許多人往往認為,他們是在一小步、一小步邁向目標,但事實上他們採取的步驟規模仍嫌過大。究竟要如何才能讓人步步為營,從小做起? 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建立這種包括步驟、目標與夢想的步步為營模式。
你計畫採取的步驟規模,取決於你專注的是目標還是夢想。夢想比目標大。它們是一般需要三個月以上時間才能完成、而且你過去從未完成的計畫,例如程式開發商夢想有一天能第一次超越一百萬人下載大關。
人需要有夢才能不斷鼓勇奮起,但一心一意關注夢想的結果會讓人半途而廢。我們不應該只是作夢,而是要將主要精力投注在步驟與目標上。
圖三
步驟、目標與夢想的「步步為營」模式。我們往往以為自己已經訂下步驟,但事實上我們訂的是目標或夢想。這個模式能幫你建立大小適當的步驟、目標與夢想。
目標是我們訂定的中程計畫。目標有長短期之分。長期目標一般需要一到三個月時間才能完成,學習一門新語言的基礎就屬這類目標。長期目標有時需要超過三個月時間才能完成,不過必須是你曾經做到的事,否則那不是目標而是夢想。舉例來說,對大多數程式開發工程師而言,一百萬次下載是夢想;但對於曾經推出其他程式、下載次數超過百萬的創業家來說,這只是一種長期目標而已。
如果你已經有過完成一件事的經驗,則完成這樣的事對你來說更加實際可行,它不再是夢想而是一種目標。長期目標一般需要一到三個月時間才能完成,短期目標通常則只需一周到一個月就能完成。
與夢想相比,目標也比較容易量化。例如,「我要將一首歌賣一千張」(目標)一定比「我要當個著名搖滾樂明星」(夢想)容易量化得多。
最後,還有步驟。步驟一般不需耗費一周時間就能完成。步驟是你在邁向目標的過程中,需要逐一完成的一些瑣碎小事。想達成在馬德里美食餐廳用道地西班牙語點餐的目標,第一個步驟就是去找一本西班牙文字典。找西語字典不需一周時間。想達到完成一本小說第一章的目標,第一步就是在行事曆上從明天起找出空檔,騰出時間來寫作。我後來發現,最合適的做法,是用大約一周可以完成的事作為目標,用不到兩天時間可以完成的事作為步驟。*
舉例來說,我的學生與工作人員在我們的研究實驗室掛了一張持斷更新的每周工作進度圖,說明他們計劃在下一周完成的目標。我們會在每周工作結束時聚在這裡,根據這張圖討論需要採取什麼步驟才能及時完成這些目標。這張圖讓他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因為他們能夠據以採取行動、完成目標。他們能堅持不懈,根據預定計畫達到長期目標或夢想。
*作者註:這是來自我的個人經驗。沒有任何研究顯示,人們應該為自己的目標投注多少時間。這完全取決於個人或是否有人與你共事。
【書籍資訊】
《恆毅力的七堂課》
Stick with It: A Scientifically Proven Process for Changing Your Life—for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