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把時間花在最有生產力的任務上,意味著即使還有可以額外的注意力,也所剩不多。複雜的任務跟習慣性任務不同的是,我們無法同時把兩種複雜的任務塞在注意力空間裡。
圖片來源:unsplash
把時間花在最有生產力的任務上,意味著即使還有可以額外的注意力,也所剩不多。
複雜的任務跟習慣性任務不同的是,我們無法同時把兩種複雜的任務塞在注意力空間裡。別忘了,我們一次只能專注在40 位元的資訊上,光是一件複雜的任務就會占用多數空間。
除了注意力的極限之外,我們一次能處理的資訊也很有限。
下列三種任務組合通常很適合放進注意力空間,也不會超過負荷。
1. 幾項習慣性的小任務
我們可以一邊跑步一邊呼吸,同時注意心跳速度又享受音樂,這些事情可以同時進行無礙。不過,如同前述,啟動這些習慣需要動用注意力,過程中想要介入也需要注意力以免偏離正軌(或者,聽音樂時想換歌也需要動用注意力)。
2. 一項大任務+一項習慣性任務
注意力空間很強大,但也很有限。我們頂多只能同時做一項習慣性的小任務與一項需要大部分注意力的任務。
舉兩個例子:一邊進行日常維護工作,一邊聽播客或有聲書;一邊聽有聲書,一邊玩簡單、重複性質高的手遊。以不需要動腦筋的習慣性任務填補注意力空間,通常不是善用閒置注意力的好方法。
所以,請盡量避免把注意力空間填滿。
3. 只做一項複雜任務
生產力最高的任務,亦即你投入的每一分鐘都可以完成更多成就的任務。它們大多屬於複雜的任務,但你
花費的時間和注意力愈多,生產力愈高。
複雜的任務占用的注意力空間會隨著時間而異。例如,與老闆討論時,你耗費掉的注意力空間可能會隨著談話內容時而減少、時而增加。
談話內容變輕鬆時,你的大腦可能會開始神遊;談話內容轉趨複雜時,你的注意力又會被拉回來。在團隊會議中,你可能瞬間改變身分,從被動的觀察者變成被點名提供專案最新進度的報告者。
投入複雜任務時,留一點閒置的注意力空間有兩種作用:
.你可以騰出一些空間思考完成任務的最佳方法,如此一來,就可以更聰明地工作,避免落入慣性模式。注意力空間被塞滿時,某些巧妙的構想就不可能冒出來。
例如,你可能突然想到,應該刪除簡報的前言,直接開門見山切入主題。
.為注意力空間留點餘裕,也可以讓你敏銳意識到該把注意力放在哪裡。這表示,當大腦免不了神遊時,你更容易把注意力拉回手上的任務。而且,萬一任務突然變得更複雜,你還有額外的注意力空間可以應付。
【書籍資訊】
《極度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