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如果要克服追求平靜的罪惡感?《 愈平靜愈有生產力》一書作者提供建議:寫下每天與長期的成就清單、每天結束時重新檢視自己完成哪些工作、一天結束之後,記錄這一天過得如何。
圖片來源:pexels
多數人都希望自己更有生產力、達成更多成就。但實際上,我們內心在衡量生產力時,只會注意到有多忙碌、投入多少精力,而不會在意是否能專注當下、是否經過深思熟慮。幸運的是,可以透過許多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提醒自己達成多少成就,追求平靜時比較不會有罪惡感。
如果要克服罪惡感,就必須思考自己達成哪些成就,這樣我們就能理性分析一整天的工作成果,而不是反射性地、帶著批判的眼光衡量自己的生產力。這種心理的偏誤通常被稱為「蔡格尼效應」(Zeigarnik effect)(以心理學家布魯瑪.蔡格尼〔Bluma Zeigarnik〕的名字命名),我們會一直記得還未兌現的承諾,而不是已經完成的工作成果。此刻混亂的臥室櫥櫃在我們心中所占的分量,可能比這一生達成的所有成就總和還要高。
以下是我認為很有幫助的策略。
●寫下每天的成就清單:每天寫下你能完成的所有事情。這個技巧我提過好幾次,因為蔡格尼效應的影響,我們很快會忘記一整天達成哪些成就。一天結束之後,重新檢查你寫下的所有項目,提醒自己哪些工作已經完成、卻被徹底遺忘。一般來說,你完成的工作量會比你以為的還要多。如果你覺得自己一整天沒有任何進展,這個技巧會很有幫助。
●同時,寫下長期成就清單:除了每天的成就清單之外,從2012年開始,我也會在電腦裡保留一份檔案,記錄生活和工作上達成的成就,從週年紀念到完成的專案,再到事業達成的重要指標。每年我會列出15到20個成功達成的里程碑或是成就,每個月一開始重新檢視這份清單不僅能改善心情,也會讓我更有衝勁。
●如果你有寫下待辦事項清單,或是使用工作管理員(task manager),每天結束時重新檢視自己完成哪些工作:一天結束之後,你會如何處理待辦事項清單?如果開始這個計畫之前,你和我一樣選擇寫在紙上,一天結束後可能會把它揉成一團丟掉;如果使用工作管理員,你可能會讓已經完成的工作事項在數位世界裡徹底消逝。每天結束後,一定要重新檢查你畫掉哪些項目。此外,不要害怕將一些不打算完成的工作項目加入清單裡。在清單裡增加新的項目、然後再把它畫掉,這種感覺會很棒(雖然你沒有刻意追求成功,但並不代表不會成功)。
●一天結束之後,記錄這一天過得如何:一天結束之後,設定幾分鐘的時間,記錄這一天過得如何;達成哪些成就?如何謹慎地工作?哪些事情進展順利?下一次可以改進哪些地方?包括工作時可以對自己好一點。記得利用這個機會思考哪些事情進展順利,而不是苛責自己、想著要如何改變。在你退出生產力模式之前,這是很有效的技巧。
這些技巧會讓你瞭解,你比自己以為的還要有生產力;尤其是在你沒有用忙碌塞滿的那些日子。
開始採行這些技巧之後,一定要反思在追求平靜之前和之後各達成多少成就。
追求平靜幫助你不會過度忙碌,思慮更周全、更謹慎,行動更有目標。透過這些方式,平靜可以拓展你的能力,讓你完成更多工作。如果你希望進一步消除追求平靜時產生的罪惡感,不妨想一想平靜為你的工作帶來哪些改變。在內心進行前後對照,能進一步強化你培養的習慣。
雖然人類大腦已經有超過20萬年的歷史,但是我們擁有許多技能,包括邏輯、推理和創造力。可惜不巧的是,精準衡量生產力並不包括在內。
➢【書籍資訊】《愈平靜愈有生產力》
➢【延伸閱讀】
為什麼一味追求工作成就,反而會降低生產力?
想睡飽再上班不是不可能!首先,你必須了解賴床是沒有用的
是誰天天在讓你分心?運用4宮格抓出你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How to Calm Your MindFinding Presence and Productivity in Anxious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