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我的人生主要分配在三件事情上:一是工作;二是公益;三是家庭、朋友、休閒。隨著年紀的不同,這三者的比例也有所調整。
平衡,讓人生更豐富
二○一五年春節前夕,當飛機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我的心突然激動起來。「我回來了!我真的回來了!」整整十七個月,我在生死線上徘徊,即使後來病情漸趨穩定,但因為還沒跟醫師談過,不能確定目前的健康狀況是否能讓我回到這份熱愛的工作。
排除各種心理設限,我還是決心回到創新工場!只是,一抵達北京的當下,我竟然有點兒近鄉情怯,也有種歷經生死、人生重新開始的振奮感。
出關後,遠遠就看見我的好友、事業好伙伴王肇輝。雖然我們常在視訊會議上見面,去年底他也來過台灣,但一想到能回到北京,繼續跟他們共事相處,我還是特別興奮。
只是,我愛搗蛋的毛病又犯了,忽然想先嚇唬他,於是故意繞到他看不到的地方,給他撥了電話。電話接通後,我用嚴肅的口吻低聲說道:「肇輝,慘了,他們不讓我進關哪!怎麼辦?我被帶進海關辦公室盤查了!平衡,讓人生更豐富唉,這不知還得搞多久,你要不要先回去?」
「啊!怎麼會這樣?你是帶了啥東西進來?要我去想什麼辦法保你出來嗎?……」聽得出他是真著急了,我連忙從他後面抄上前去,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他一回頭,看到是我,好氣又好笑的大喊:「好哇!開復你—!」我看他本想揍我一拳的,但瞬間明白我的把戲,整張臉都笑開了,打開雙臂,給了我一個熱烈、溫暖的擁抱。
父母之邦畢竟是父母之邦,不論離開多久,只要一踏上這片土地,我的身體就跟這裡的一切交融成為一體。我習慣了這裡的空氣、雖然霧霾很嚴重;我也習慣了這裡的節奏感、雖然有點兒匆忙。
我的喜悅是掩不住的,最先發現的是先鈴。她看到同事在微信上發的照片,我的笑容特別燦爛,便問我重返工作是不是很快樂?她說:「那你就多回去吧,不過自己要懂得把握,別再 full time 了。」
我的人生三平衡
先前有人問我準備什麼時候退休?我這麼回答:我不打算退休。我的人生主要分配在三件事情上:一是工作;二是公益;三是家庭、朋友、休閒。隨著年紀的不同,這三者的比例也有所調整。下面是我個人的分配比例,每個人的比重不同,但趨勢應該類似。
我認為這三者都不能降到零,理由有三:
. 如果工作到零,那麼頭腦就會退化,在社會上的話語權,甚至公益的影響力都會下降。
. 如果公益降到零,那麼就太功利、太自私了,只為自己,沒有社會責任感。
. 如果家庭、朋友、休閒是零,少了親情、友情的溫暖與愛,生命缺乏滋潤與調節,人基本上跟一台機器沒兩樣。
說到這兒,也真要慶幸,參與創新工場的好處之一,就是三者的比例可以隨我調整。儘管剛從鬼門關前走一遭,但我仍然熱愛我的工作,絕不會因病退休。尤其現在由創新工場幾位合夥人共同擘劃、形成的工作價值,是我工作生涯中最嚮往的。
【書籍資訊】
《我修的死亡學分》
出版日期: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