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我們可以用更少的資源,創造更多產出、以及更繁榮的未來。
圖片來源:Pexels 文/賴虹伶,天下文化編輯
現在許多人在購買電器產品時,考量的不只是性能和價格,還包括是否節能與得到環保標章認證;Google自2017年起要求全球各地所有營運資料中心及辦公室,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蘋果公司也不落人後,偕同供應鏈上所有合作廠商改採行較環保的產品製程,同時展開保育紅樹林的行動……
在這個世界上,小至個人、大至科技公司,都已經意識到環境的變化不僅危及北極熊的生存,也使人類的生活更加險峻。為了避免地球走向電影曾描繪 (或預言)的末日景象,人人透過自身或團體組織發揮正向影響力,這種「公眾意識」的展現,正是紐約時報暢銷專欄作家麥克費認為,地球環境可以愈來愈好的重要原因。
我們總是以為世界人口按照目前的趨勢持續增加,我們會因為愈來愈多的消費而加劇地球資源的枯竭。然而麥克費在新作《以少創多》提出反直覺的立論:我們可以用更少的資源,創造更多產出、以及更繁榮的未來。幫助我們抵達這個境界的最大功臣,除了前述的公眾意識,還有資本主義、技術進步與回應民意的政府,四者合稱「樂觀四騎士」。
怎麼說呢?
麥克費認為由於資本主義和技術進步,促使人們用更少的成本和資源,來做出更有效能的產品。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們現在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它收容了計算機、鬧鐘、相機、收音機等許許多多電子產品的功能,卻不再需要這些產品本來要花用的所有材料,大大減少了資源的浪費。
但只有這些還不夠,我們必須要有公眾意識和回應民意的政府,讓群眾與主政者攜手為地球作出保護措施。就連專制國家都曾因應人民要求,強制燃煤發電廠減少廢氣排放量以達到減少空汙的目的;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們,對於環境皆應採取更積極正向的行動。
《以少創多》中提出的樂觀論述與種種鼓舞人心的數據證明,並不是要我們自滿於現況,即便不必擔心資源不足,我們還有許多要共同面對與解決的問題,包括全球暖化、物種消失等,皆有賴眾人齊心來努力。
為了讓人類生活得更好,同時也讓地球更美好,麥克費提醒我們,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屏除成見去認識世界真實的樣貌,如此才可獲得最佳資訊來指引我們的行動與決策。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不是沒有方向的迷途,期許我們在「樂觀四騎士」的陪伴下,共同走向更好的未來。
【書籍資訊】
《以少創多》
出版日期: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