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不過人的一生必定得有一個時刻,開始學著獲勝、不屈不撓、克服逆境,以及學著接受指導。
圖片來源:Unsplash
只管做就對了
我大概9歲的時候,進入練習美式足球的第二個球季。球隊每星期都要練習數天,接著週末參加比賽。練習不是什麼好玩的事,但練習才會進步,這種道理不用多說。不過,30多年前的一場練習,至今仍深深印在我腦海裡。
那天,練習時間剛開始,大家還在暖身,做伸展操,替接下來的練習做好準備。時間是八月初,熱得要命,到處是蚊子,我只想快點結束練習,但煩人的是才進行到暖身而已。做完伸展操,還要練抬腿,據說可以強化核心肌群。把腿抬到空中,離地約15公分,接著張開,不能掉下去,保持離地15公分。
我還記得那時的隊長是另一個9歲的孩子,他負責喊口令,計算我們做了幾下。一般我們會做十下,並重複兩、三次循環,那一天不曉得為什麼,隊長對我們特別嚴格,他不是教練,只是另一個9歲的孩子。我們被要求做整整10×10下動作,有人開始哭,還有一個人吐了,隊長卻無動於衷,繼續強迫我們,要我們再多做一下、多做一個動作。
我不確定教練是否注意到這件事,因為他正在跟啦啦隊教練講話。最後教練終於回來,我們開始正式練習。大家跟教練抱怨,但教練沒仔細聽,一心只想著帶完計畫好的練習動作。下次練習開始前,我聽到一個媽媽吼教練,告訴他隊長的行為很不恰當,她兒子要退隊。
老實講,我也不喜歡隊長做的事,但我忍了下來。不過,這則小故事有一個大轉折。那一年,我們場場比賽都贏!媽媽跑來抱怨的那個隊友,從來不曾跟大家一起享受到獲勝的滋味!隊長後來一帆風順,成為明星運動員,甚至參加過棒球大聯盟選拔,現在是受人敬重的成功私家偵探,家庭幸福,平日打競技性壘球。
這件事給了我幾個啟示。首先,別怕讓孩子吃苦,把吃苦當成吃補。有些大人為了不傷感情,讓每個孩子都是贏家,每場球賽都能參加。美國現在到處都是這種現象,這一定得改變。五、六歲或許還太早,七歲可能也還太早,不過人的一生必定得有一個時刻,開始學著獲勝、不屈不撓、克服逆境,以及學著接受指導。團隊運動便是很好的學習場所。
另一個啟示,則是讓自己再多做一下練習、多做一套練習,不要抱怨。這點很重要,同樣是在培養堅毅性格,這種5%時間,將影響一個人一生所有階段。Nike有云:「閉嘴,做就對了!」(那兩個字是我加的)。
【書籍資訊】
《多給自己5%》
出版日期:2019.02.27
5% More: Making Small Changes to Achieve Extraordinary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