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小國經常會發現,對於周邊大國在地緣政治上的重要利益,必須掌握先機、有所預見且要時時保持敏感,才是明智之舉。
圖片來源:Unsplash
所有的小國都必須注意這些鐵律。我姑且舉出三個例子。
地緣政治的第一條鐵律:沒有一個大國會容許在它周邊有敵對的勢力存在。民主大國家或威權大國都一樣。當小島國格瑞納達(Grenada)在一九七九年落入左翼領袖莫理斯.畢夏(Maurice Bishop)領導的革命政府手中,卡特政府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可是,後來右翼的雷根政府對它很感冒。理論上,格瑞納達由於隸屬大英國協一份子,理應受到保護。當時的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和美國總統雷根也私交甚篤,可是這種私誼在地緣政治上卻無關緊要。
雷根總統決定在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攻打格瑞納達,剷除它的政府;他在出兵之前不到十二小時才知會柴契爾夫人,而且也不理會她抗議美國此一舉動令她「非常困擾」。
請容我在這兒再提一遍,正如我在本書第六章提到果阿(Goa)的例子──當時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F.Kennedy)和英國首相麥米倫(Harold Macmillan)懇請親英的印度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不要入侵果阿,尼赫魯充耳不聞,還是在一九六一年入侵果阿。美、英、印度三個國家都是民主國家,但情況並沒有什麼不同。
因此,我們要談到地緣政治的第二條鐵律:當大國必須在本國重大利益和國際關係價值觀之間做選擇時,他們總是以國家利益優先。美國在冷戰時期和蘇聯對抗時,就把這一點展現得清清楚楚。冷戰期間,美國有一個選擇:它要和民主的印度結盟、還是與共產主義的中國互相提攜?我們現在都知道,民主的美國和共產中國以及巴基斯坦的軍事政府結盟,攜手對抗民主的印度。
台灣有許多人可能相信美國將會一直支持民主的台灣對抗共產中國。但是,過往的歷史顯示:價值觀沒有國家利益重要。美國在小布希總統領導下,於二OO三年三月入侵伊拉克之後,發現它需要共產中國的協助來移除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拉克的制裁,美國才能再度從伊拉克出口石油。
當時的中國果真對小布希總統伸出援手,而小布希政府可能的「交換條件」就是對陳水扁總統施壓,不要推動獨立。這顯示了:才在不久前的二OO三年,當民主的美國必須與共產中國合作時,對於民主的台灣之利益,它隨時都可以犧牲。
地緣政治的第三條鐵律就是:小國經常會發現,對於周邊大國在地緣政治上的重要利益,必須掌握先機、有所預見且要時時保持敏感,才是明智之舉。加拿大就是這方面的好例證。
理論上,加拿大是個強大、獨立的國家。它的確也是包含世界最大七個西方經濟體在內的七大工業國組織G7成員之一。可是,加拿大成為G7成員,是美國提名推薦的,因為它曉得加拿大絕對不會與美國的重大利益作對。
然而,這一切並不代表小國家就沒有選擇。的確,如果小國家仔細研究古今地緣政治,也可以幫助自己走出一條精明、明智的路子。就這一點來講,我很幸運出生、長大在新加坡。
出於歷史的偶然,從一九七一年至二OO四年,我很榮幸在新加坡外交部門服務了三十三年,追隨過新加坡最偉大的三位地緣政治大師:李光耀、吳慶瑞和拉惹勒南(S.Rajaratnam)。他們三人都是地緣政治的敏銳觀察家,我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包括有關地緣政治的鐵律。
他們也教會我,小國若是了解地緣政治勢力正在發生哪些大轉變,就能安然生存。這也是為什麼我決定在二O二O年出版這本探討美中關係的書。未來十至二十年,最重要且具有界定作用的全球地緣政治競爭,無疑就是美中地緣政治角力。由於它受到深沉的結構力量驅動,可以預見它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就這一點而言,二O二O年十一月即將登場的美國總統大選,最後究竟是川普或喬.拜登(JoeBiden)當選,可能並不重要。地緣政治不是由人驅動。它是由更大的地緣政治力量所驅動,本書對此有詳盡的討論。我衷心希望台灣人民可以從本書受益,並希望它可以幫助台灣小心、安全的挺過美中地緣政治角力必定掀起的險惡地緣政治浪潮。
【書籍資訊】
《中國贏了嗎?》
出版日期: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