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在一九八O年至二O一O年這三十年期間,在已開發國家當中,美國是唯一一個底層百分之五十的人民平均所得停滯不前者。
圖片來源:Unsplash
從殖民地時期起,美國人的生活水準就比同一時代的歐洲人高。晚近又有一個時期,大約從二戰結束至一九八O年,美國廣大的民眾,包括底層百分之五十的人民,經歷生活水準的大幅提升。那真是一段美好的快樂時光。
我一九六O年代在新加坡長大,經常帶著羡慕的心情看美國電視連續劇,如《三代同堂》(My Three Sons)、《我愛露西》(I Love Lucy);它們展現美國中產階級享受田園詩般的生活,住在獨立家屋,有兩個車位的車庫,周圍是綠茵草地。在這個時期,全世界都羡慕美國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上的成績。
然而,那個年代早已遠去。
現在,世界各地有為數不少的專家,他們對美國事務有更完整的觀察,已經看到美國社會出現嚴重的問題,許多重要指標都轉向負面發展。令人吃驚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柯成興教授的研究指出,在一九八O年至二O一O年這三十年期間,在已開發國家當中,美國是唯一一個底層百分之五十的人民平均所得停滯不前者。
他提出一份篇幅不長但很精采的論文,描述美國社會某些社會經濟狀況的顯著事實。首先,從一九八O年起,「後續的三十年,美國底層的半數人民平均所得下降。全世界其他主要集團或經濟體都沒有出現這種狀況。其他國家都沒有窮人有系統地變得更窮的狀況。」
圖六比較了美國、歐盟、中國和亞洲全部國家底層百分之五十的個人之平均所得,它清楚顯示美國底層百分之五十人民所得下降的情況,這在其他主要區域並沒有出現。
鑑於這個不尋常的紀錄,不免要沉思,為什麼察覺這種情況的美國人這麼少?柯成興教授因而認為,從這一點來看,美國還真是一個「特殊」的國家。遺憾的是,所得停滯也造成人民許多痛苦和災厄。普林斯頓大學兩位經濟學者安妮.凱斯(Anne Case)和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的研究指出,過去美國白人勞工階級心中懷抱美國夢,憧憬自己能改善生活水準,過更好的生活。
可是,今天他們陷於「絕望的大海」裡。他們兩人的結論是:「最後,我們看到的故事是受過高中教育的白人勞工階級,在一九七O年代初期鼎盛時期之後的崩潰,以及伴隨沒落而來的病態。」凱斯和迪頓的詳細研究顯示,「由於家庭功能喪失、社會孤立、藥物成癮、肥胖和其他病態長期下來的複合影響」,經濟前景並不樂觀。
【書籍資訊】
《中國贏了嗎?》
出版日期: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