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編按:作者泰勒是哈佛大學的腦科專家,從事研究之餘,也指導年輕醫生有關人腦的知識,無論專業生涯或個人生活可說是一帆風順,但在1996年12月10日的早晨,遭受突如其來的腦中風意外,遭逢嚴重腦溢血的她,不像一般人面對中風時的無助,反而透過腦科學家的專業知識,設法求援,並面對這棘手的人生考驗。
圖片來源:Unsplash
編按:作者泰勒是哈佛大學的腦科專家,從事研究之餘,也指導年輕醫生有關人腦的知識,無論專業生涯或個人生活可說是一帆風順,但在1996年12月10日的早晨,遭受突如其來的腦中風意外,遭逢嚴重腦溢血的她,不像一般人面對中風時的無助,反而透過腦科學家的專業知識,設法求援,並面對這棘手的人生考驗。
復原,是我每天都要做的抉擇,為此我每天得下定一萬次的決心。我是否真的願意努力去嘗試?我是否真的願意隨時離開我新發現的極樂世界,去嘗試了解或重新加入這個世界?底線是,我到底願不願意忍受復原過程的痛苦?
在這個階段,我的資訊處理能力已經能充分體會:令我痛苦和快樂的事物之間的差異。在我右腦的異想世界裡神遊,是非常誘人而美妙的。
嘗試進入我那擅長分析的左腦,卻令人非常痛苦。由於「我要嘗試」是一個有意識的抉擇,因此很關鍵的原因在於,照顧我的人都很能幹而且充滿關懷。否則,老實說,我恐怕根本懶得下苦工復健。
為了要讓自己寧願選擇充滿混亂的復原之路,而捨棄我剛剛發現的、左腦判斷力缺席時所特有的喜樂安寧,我必須將我的想法從「我為什麼要回去?」改造成「我為什麼要來到這個寂寥的地方?」
我發現,由於這次經歷,我充分理解到,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觸及內心深處的平靜。我相信,這種涅槃經驗就存在我們的右腦意識中,任何時候,我們都能選擇進入我們腦袋裡頭的那一個部分。
有了這層體認,我變得很興奮,因為我個人的康復將可以為他人的生命帶來影響──不只是同樣從腦袋創傷康復的人,也包括世上所有有腦袋的人!我幻想,如果這個世界到處充滿著快樂和平的人,該有多好,於是,我變得更甘願為了康復而忍受必要的痛苦。
中風令我深深了解到:平靜只在一念之間,我們只需要讓霸道的左腦聲音靜下來,就能獲得平靜。
【書籍資訊】《奇蹟》
【延伸閱讀】負面情緒作祟時,該怎麼「換個角度想」?哈佛大學腦科專家:跟你的細胞說話
My Stroke of Insight: 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