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與別人分享我們家,並讓孩子從小參與服務,對他們的人生有深遠與正面的影響。

是科技服務我們,還是我們在服務科技?
我的櫥櫃上立著一隻小臭鼬玩偶,它破了一個洞需要縫補。它會在那裡兩個多星期是有原因的,因為我不是裁縫師。坦白說,身陷在寫作、經營部落格、電子郵件、臉書、推特當中,我忙到根本無法管這隻臭鼬玩偶。雖然照理說是科技服務我們,但多數時候會發覺其實是我們在服務科技;結果,每天沒有太多空檔留給幫小女兒縫補布偶之類的服務行動。
也許你家也是這種狀態,服務行動一直成為螢幕時間的犧牲品。你沒有因應孩子的請求幫他們在房間張貼海報,或者尋找一盒不見的彩色筆,反而是掛在電腦上,嘴巴邊說:「寶貝,抱歉,我現在沒辦法喔。我等一下幫你,好嗎?」日復一日老是得到這類的回應之後,孩子可能就會質疑大人對他的愛。
從孩子呱呱落地出世開始,教養工作無疑就是服務導向的天職。由於服侍孩子持續太多年了,父母會忘記自己執行的日常平凡舉動其實就是愛的表現,能發揮長遠的效應。很多時候父母會感覺自己比較像奴才,而不是愛的忠僕。然而,如果抱持這種心態,就會將情緒帶給孩子,孩子也會覺得從服務行動中得到的愛很少。儘管孩子的生理需求可能得到滿足了,但他的情感發展大幅受阻。就算是最優的父母,也仍然要不時停下腳步檢視自己的心態,讓自己的服務行動傳達愛意。
孩子必須感受到大人關心的服務行動,如此一來,他們才能以大人為榜樣,學會對別人展現關懷。我們巧門家族從一九七○年代早期開始,每個星期五晚上都會歡迎大學生到家裡互動交流。這些學生是我們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孩子也相當期盼星期五的到來。通常到星期六早上,有些學生就會以「行善計畫」報答了,比方說,幫年長者掃落葉,或協助其他善後工作。
與別人分享我們家,並讓孩子從小參與服務,對他們的人生有深遠與正面的影響。你的目標要放在讓孩子學會輕鬆自在地服務別人,孩子無法靠運氣或上網就學會服務,反倒要觀察大人用歡喜心服務他們與別人,才有辦法領會。
5 種方法將螢幕時間換成服務時間:
1. 協助參加運動校隊的孩子練習,例如棒球的投球與接球,或者籃球的罰球線投籃。
2. 提早一個小時起床,為孩子做意外驚喜的早餐。
3. 列出孩子在不用螢幕時最喜歡和你一起做的事。然後在孩子不經意時,做一件他最喜歡的事。
4. 幫即將考試的孩子製作字卡。和孩子一起用字卡練習,直到他對該科目有把握為止。
5. 協助孩子修理壞掉的玩具或自行車。光是花時間修理東西,就能對在意「服務行動」這項愛的語言的孩子傳達關愛。
摘自《搞定數位小孩》
Photo:r. nial bradshaw,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整理:陳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