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今周刊越洋專訪《請求的力量》作者阿曼達,將她的生命故事和理念與台灣讀者分享。
歌手阿曼達 如何達到120萬美元募資神話?
美國女搖滾樂手阿曼達.帕爾默(Amanda Palmer),在平台Kickstarter群眾募資時,一個月內募到一二○萬美元。她究竟如何運用「請求」的力量,達成她的音樂夢?
請求,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為?有人解讀,請求是一種「要求施捨」的弱勢舉動,是一種「不得不」的行為;彷彿,請求者的地位注定是要矮人一截。
心懷感激
傳遞「我們有能力互相幫忙」
但是,阿曼達.帕爾默(Amanda Palmer)並不這麼想。她是美國搖滾歌手,以擔任獨立樂團「德勒斯登娃娃」(The Dresden Dolls)主唱開始走紅。二○一二年,她以「請求的力量」為題,在TED發表演說,一年之內獲得超過八百萬的點擊率。
去年,她以同樣的題目著書,《請求的力量》出版後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連《脆弱的力量》作者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都為該書寫序。序文中形容,阿曼達是「充滿勇氣的革新者」,她正在不斷挑戰的,是存在於當前社會裡的「互不信任文化」。
阿曼達的解方,就是撕去世人眼中對於「請求」的負面標籤。
摘自《今周刊》被拒又被拒又怎樣 她勇於「請求」成功圓夢怎樣 她勇於「請求」成功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