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孩子一生病就馬上餵退燒藥、抗生素,可能讓孩子的免疫力更差?食療天后賴宇凡告訴你食補的關鍵,增強孩子的後天免疫力
到了流感季節,因為氣溫變低、溼度變低,所以病毒比較容易生存。像諾羅病毒這類的病毒如果從消化道闖進身體裡,那腸病毒就犯了。
孩子很大一部分的免疫系統,並非一生下來就有的,他們的後天免疫系統就與他們的人格一般,必須要遇到困難、克服困難,才得以逐漸成熟。孩子的後天免疫力,能為他們所見過的病菌打造抗體,往後再見到同樣的病菌時,就能更好更快的處理。
圖片來源:pixabay
所以,大部分孩子小時候比較容易生病是正常的,因為孩子小的時候免疫力還不夠成熟。等到孩子的身體見多了病菌,每次遇見新病菌,免疫系統會想辦法殲滅它們。免疫系統成功的防衛了身體,見多識廣了、變聰明了,就成熟了。免疫系統成熟了,孩子生病的次數會變少、生病持續的時間也會縮短。
但是,如果大人怕孩子生病受苦、危險,所以老是打斷生病的痊癒過程,比如餵退燒藥、吃抗生素,免疫系統就會因為操練太少,而總是不能成熟。不成熟的免疫力,就像從沒有自己克服過困難的人一樣,一遇到病菌,馬上就病得很重,並不會因為年紀增長就變得比較好。一個從沒有靠自己力量克服病菌的免疫系統,頂多只能算是「草莓族免疫」,抵抗不了什麼病菌的。
● 補充提升免疫力的保健品
孩子感染了這些病菌後,能夠為孩子打勝仗的大將就是免疫力,所以支援免疫力是最關鍵的事。遇上了流感 / 肺炎 / 腸胃炎 / 腸病毒時,一開始可以比較頻繁的補充免疫保健品,2∼4小時一粒。等症狀減輕後,就可以把時間間隔拉長,6∼12小時一粒。待症狀結束後立即停用。
要特別提醒,由於免疫保健品並不打斷生病過程,因此,症狀並不會因為服用它就消失,反而有可能加劇,痰更多、咳嗽更嚴重,因為免疫軍力多了,戰疫可能更慘烈。但是,免疫保健品能縮短打仗的時間,讓病人比較快好起來。
另外,如果正在使用任何會抑制免疫力的藥物,如類固醇藥膏、藥丸等,補充免疫保健品並不會有太大效果。
● 發燒喝骨頭湯 / 吃保健品補鈣
如果孩子發燒沒有超過四十度,家長只要注意讓孩子多休息,補水、散熱即可。可以用冷毛巾敷,切記不要用被子把孩子捂出汗來,身體準備好了要降溫,自然會出汗降溫。如果天氣太熱,已超過人體體溫,開空調時記得溫度不要調得太低。如果不需要開空調,開電扇讓空氣循環對流時,不要對著人吹。通常孩子發燒時一定不想動,只想睡,因為休息能夠節省能量,給免疫力多些能量打仗。
如果孩子發燒超過40度,或是孩子抱怨骨頭痛,可以給孩子補充鈣質。比較能立即被吸收利用的是乳酸鈣(calcium lactate)。此外,骨頭湯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其中包含很容易被身體吸收的鈣質。燉煮骨頭湯時要加點酒或醋,否則礦物質無法釋出(正確燉煮骨頭湯的方法,參見《根治飲食帶你遠離慢性病》第255 頁)。孩子生病時,喝骨頭湯是有助痊癒的。
由於人的體溫通常都是晚上比較高,清晨睡醒時體溫最低[82],所以,如果免疫系統要調高體溫殺菌,體溫會於入夜時開始升高,因此一般人發燒都是在晚上。但是,如果孩子是在早上燒起來,那父母就要特別注意了,可能要加強免疫支援、補充水分、注意散熱。
如果孩子正在使用會抑制免疫力的藥物,發燒時應立即就醫。如果孩子發燒超過5日或40度以上一直不降,也建議就醫。
● 減糖減澱粉
當孩子的血糖震盪時傷到腎上腺,免疫力就會因為能量不足而下降。所以孩子生病時應該注意減糖,生病就要喝粥這樣的文化習慣,其實是對痊癒非常不利的。如果孩子沒有胃口不想吃肉,可以給孩子喝骨頭湯,而不是喝粥。
● 用鹽水蒸洗鼻子
用鹽水蒸洗鼻子的正確方法:
● 益生菌用對時候
孩子得了腸胃炎時不建議服用益生菌,因為在腸胃炎期間服用益生菌,通常拉肚子會拉得更厲害。但如果是呼吸道感染,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狀,並未拉肚子,則可以服用益生菌幫助痊癒。
● 化痰而非止咳
前面提到,免疫力打勝仗後,往外掃出的死菌加上戰死的軍隊而形成痰。我們會咳嗽,就是因為要把這些廢棄物排出去,如果這時一直給孩子止咳藥物,就會打斷這個痊癒過程。為了不讓痰堵塞在肺部咳不出來,這時我們應該給孩子的是能夠化痰的草藥。
化痰能力最顯著又最容易取得的草藥便是川貝。市售川貝很容易攙有麵粉,因為兩者顏色很像而不易分辨。建議購買整粒川貝母,自己帶回去磨。磨好後用開水調開或加入湯中服用。
● 服用魚肝油消炎
感染病菌時的第一個免疫反應一定是發炎,因此,發炎其實是痊癒過程的一環,打斷它就影響了痊癒。這時,如果我們能支援消炎反應,整個痊癒過程就會縮短。魚肝油裡的油脂能夠支援消炎,因此孩子感染病菌時,按品牌指示加倍服用魚肝油有利痊癒。
● 沒胃口就不要吃
孩子得腸胃炎或腸病毒時,因為腸道處於發炎狀態,自然沒有胃口,那時身體的首要目標是排出病菌,吸收食物就要等一等。身體會發出「不想吃」的訊息,就是要孩子等它把病菌排除完畢再吃。這就是為什麼,如果在這種時候硬逼孩子吃東西,孩子就會吐或拉得更厲害,無謂的拖長了痊癒的時間。等病菌排除完畢了,孩子自動會跟你要東西吃。
孩子腸胃炎或腸病毒期間餵食順序的原則:
先餵骨頭湯→沒吐沒拉→再餵湯和一點肉→沒吐沒拉→再餵湯、肉、纖維較少的根莖類蔬菜(比如蘿蔔、節瓜、芋頭、地瓜等)→沒吐沒拉→再加上煮爛的纖維多的大葉蔬菜
完全正常後,才能接觸奶製品和有糖的食物。
➢【書籍資訊】《根治飲食:0~18歲成長學習關鍵食育篇》
➢【延伸閱讀】
貧血不是補鐵就會好,改善貧血要從根本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