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一見鍾情並非衝動!讓「愛情科學博士」透過新書《為什麼要戀愛》為你解答關於情愛、孤獨與人際關係的所有問題!人在墜入情網時,生理上會釋出一連串激烈情緒,形成將多巴胺(dopamine)注入腦內「感覺良好」的報償迴路。
一見鍾情
1942年,年輕插畫家貝內(Raymond Peynet)在法國南方小鎮一處別致的小公園裡閒逛,結果目睹了令他印象深刻之事。在以熟鐵搭建的演奏臺上,一名小提琴手正獨自為坐在附近長椅上的年輕女子,演奏小夜曲。女子眼睛明亮、雙頰羞紅,也神情專注回望著小提琴手。貝內就近目擊了法國人所謂「電光石火的瞬間」,即美國人所謂的「一見鍾情」。貝內提起筆在素描本上,畫下頭帶圓頂小禮帽、髮色深黑的年輕小提琴手,誘惑著身穿性感緊身洋裝、綁著馬尾的活潑年輕女子。
貝內也許是想像他們將共度的浪漫未來,便將這幅畫命名為《未完成的交響曲》,但是雜誌編輯將畫名改為《戀人》(Les Amoureux)。自此,傳奇畫作就此誕生。接下來的二十年間,貝內的《戀人》隨處可見:印在圍巾、郵票、婚卡、瓷盤、法航和巴黎拉法葉百貨的廣告上。他們的愛情感覺甜蜜但不黏膩,老派但又有點夢幻,最重要的是 —— 非常法國。當兩人在雨中依偎於傘下,或在巴黎的長椅上鎮日親吻愛撫時,很理想的體現了這個專門出口愛情的國家情懷。
我在成長過程中,時常聽到貝內的《戀人》一詞,因為這是我父母的親近好友為他們取的綽號。他們認為我父母簡直媲美愛情小說的男女主角,從不吵架,總是牽著彼此的手,經常長時間深情注視對方,看上去如此迷人,彷彿出自童話故事一般。我的父母如同貝內畫筆下的戀人,的確是在偶然相遇時,一見鍾情,只是誘惑我母親的不是小提琴,而是一隻名叫馬塞爾的邊境牧羊犬。
故事要追溯至1970年代初,當時我父親在公園裡遛狗,母親初次見到他。他們的目光交會,禮貌性的對彼此微笑。結果,馬塞爾硬拽著我父親,往我母親的方向衝去,興奮得喘著粗氣、並瘋狂舔著我母親的腳踝,若非如此,他們可能就這麼擦肩而過了。
「馬塞爾,不可以!」父親道著歉,並說:「牠平時不會這樣。」
「真的沒關係!」母親搔搔狗耳朵回道,然後笑得更開心了。他們開始交談,彼此靠得更近了些,馬塞爾放鬆下來,牠的任務已完成。臨別前,父親向母親要了電話號碼,邀請她下週六一起去跳舞。
母親肯定還滿喜歡父親的舞步,因為跳舞當晚,他們就一起回父親家了;不過除了長談數小時之外,什麼也沒發生。我的父母很有自己的想法、很酷 —— 他們優雅、高瘦,而且畢竟當時是1970年代的法國,所以總穿著橘色喇叭褲,但同時也十分保守,所以他們直到六個月後結婚時才發生關係 —— 這似乎解釋了那個年代的快速求愛是怎麼回事。兩年後,我出生了。
圖片來源:unsplash
正如我所發現,愛是一種錯綜複雜的現象,並以諸多深刻且神祕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大腦。但是,我們渴望某人所感受到的那股吸引力,過程較為簡單,我們也十分了解它背後的生物和化學機制。
首先,說到吸引力,人會不會受到某個對象吸引,幾乎是瞬間的決定,但那並非是衝動。我們在看到潛在伴侶後,可在不到兩百毫秒的時間內,評估對方是否為合適的對象。倘若我們不感興趣(也就是當我們在 Tinder上左滑時),決定的速度甚至更快。如此迅疾的決定,取決於大量複雜的視覺資訊、生殖健康的判定、深植於內的遺傳偏好、以及個人對風格的喜好。
有趣的是,我們經常受到與自己外表相似的潛在對象所吸引,儘管我們從未察覺到這一點。在一項研究中,受試者的照片經過修圖,成了異性的容貌 —— 男性不僅沒有認出變成女性的自己(反之亦然),而且還認為那張照片最吸引人。這種容易喜歡外表相似者的傾向,可能適用於我的父母,他們長得非常像,常被誤認為是兄妹。
味道對於吸引力也深具影響,但正好與外表相反,人會傾向被氣味與自己不同的人吸引。我們的鼻子會接收包含了遺傳資訊的化學訊號 —— 費洛蒙。在一項「強度頗高」的氣味研究中,女大學生嗅聞了男大學生的T恤後,選擇了免疫系統與自己截然不同的學生氣味 —— 此種選擇有助於保護她們的後代,使其能遺傳更多抵抗疾病的方式。
其他像是遇到新約會對象時的天氣、或感覺飢餓的程度等因素,也可能影響我們對伴侶的選擇,而且不僅人類如此。舉例來說,據研究顯示,飢餓會影響母蜘蛛的交配偏好,飽食的母蜘蛛對交配對象的接受度最高。
當我們不僅受到某個對象吸引,並開始感覺墜入愛河時,大腦會釋放出一連串的神經傳遞物質和化學物質,改變我們的心情與感知。若你曾有過墜入情網的經驗,首先便會注意到戀愛的感覺有多麼美妙,我們常以「狂喜」(Euphoria)來形容此種身心狀態,而當我們檢視腦內的化學物質驅動此種感受的過程時,會發現其實不無道理。人在墜入情網時,生理上會釋出一連串激烈情緒,包括觸發中腦的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這個心形區域,此區域會將多巴胺(dopamine)注入腦內「感覺良好」的報償迴路。我們在吃到美味、令人上癮的食物,或飲酒時,也會觸發相同區域。
這便是為何談戀愛會讓人感覺像吸毒一樣,感覺輕飄飄、但沒有後遺症。你的心跳加快、體溫升高、雙頰泛紅、瞳孔放大,大腦向身體傳送訊號釋放葡萄糖,以提供額外的能量。你的大腦裡充滿了令人愉悅的多巴胺,但多巴胺卻不是我們在墜入情網時唯一產生影響的化學物質,大腦也會分泌更多的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此一關聯激素會讓人目光變得狹隘,專注於重要的此時此刻,並扭曲人對時間的感知。許多人在與新對象第一次約會時,感覺時間流逝、甚至過得飛快,部分正是由於正腎上腺素(連同多巴胺)升高的緣故。
同時,人陷入愛河時,血清張力素(serotonin)的含量會下降至類似於強迫症病人的水準,而此種重要激素負責控制食慾和焦慮思維。因此,你可能會發現自己飲食變得不規律,或異常注重小節,擔心自己「這樣做對不對」或是「發出的訊息完不完美」,然後在腦海中一遍又一遍重播之前的約會情景。
我們和戀愛對象之間的肢體接觸,會引發另一種對人類吸引力極為重要的激素 —— 催產素(oxytocin),是一種有時又稱為「親密荷爾蒙」的神經肽(neuropeptide),因為催產素有如人際之間的黏著劑,有助於增進我們的同理心和信任感。當我們深情凝視伴侶的雙眼、或擁抱依偎時,催產素也會飆升。換言之,催產素對於關係的建立,至關重要。
哈佛醫學院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催產素升高亦可說明為何有些人在戀愛時會感覺食量變小。研究人員為體重不一的男性受試者在吃大餐前,噴了催產素鼻腔噴霧劑,結果發現,相較於使用安慰劑的對照組男性,他們吃得較少,而且餐後也較少吃零食,尤其是巧克力餅乾。
➢【書籍資訊】《為什麼要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