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你想留給兒女什麼樣的身影?什麼是真正的成功?」人氣作家歐陽立中推薦閱讀《與成功有約》、《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取得事業、家庭、心靈的平衡,不是天方夜譚!
轉載自 暢銷作家歐陽立中老師粉絲專頁
文/歐陽立中,新北市SUPER教師獎獲獎者
重要的是,你想留給兒女什麼樣的身影?什麼是真正的成功?
你問100人,會得到100種答案,但接下來我說的這個故事,也許會改變你對成功的定義。
史蒂芬.柯維是《與成功有約》的作者,他有個女兒叫做辛希雅,在她12歲那年,陪爸爸到舊金山出差,
父女倆興奮地安排遊玩行程:吃中國菜、飯店游泳、坐叮叮車……
好不容易等到爸爸忙完那一刻,辛希雅期待的旅程就要成真。
這時,爸爸的一位大學老友,熱情地跑來跟史蒂芬.柯維聊天敘舊,並邀請他和女兒一塊聚餐。
辛希雅眼看跟爸爸的美好時光,將因為這個程咬金而幻滅。沒想到史蒂芬.柯維回絕了老友:
「哇!巴伯,能夠再見面真是太棒了!晚餐聽起來很有意思……可是今晚不行。辛西亞和我已經計畫好特別的一晚,對吧,女兒?」
辛希雅簡直不可置信,爸爸竟然為了12歲的她,拒絕了跟老朋友一起暢聊敘舊機會。她這也才發現,
爸爸在《與成功有約》倡導的「要事第一」,不只是給讀者的指引,而是自己親身奉行的準則!
這個故事就記在柯維和女兒辛希雅合寫的新作《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柯維的向上心態》
重點是,故事不是由史帝芬.柯維說的,而是由他女兒辛希雅回憶描述的。
如果你問我:什麼是真正的成功?我想那就是子女看著你的一言一行,打從心裡尊敬認同,渴望傳承下去。
因為我們見過,太多看起來事業有成的人,卻是親人和孩子眼裡的陌生人。
(圖片轉載自 暢銷作家歐陽立中老師粉絲專頁)
如果說《與成功有約》,是柯維留給全人類的「潛能激發指南」;那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
就是從兒女視角見證柯維的「言行合一」。
兩本書我都非常推薦你讀!
基本上《與成功有約》,已經等同於成功的代名詞,許多學校和公司,甚至都以書裡的七個習慣,作為培養學生和員工的準則。
像是「主動積極」,要你專注做好能控制的事,並且把心力放在影響幫助別人,而不是被外在的耳語給影響。
再好比「以終為始」,柯維要你想像親友出席你的葬禮,會希望他們口中的你是什麼樣子呢?
人生最終結果都一樣,從這角度往回推,你的人生腳本也就改寫了。
又像是「雙贏思維」,有些人眼裡只有你死我活,卻沒意識到人生不是零和遊戲,損人利己賺眼前小利,卻葬送未來,
倒不如利人利己,共創更大的可能性。
不過,有趣的是《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打破《與成功有約》的系統維度,轉而從一個人的時間維度出發,包含:中年掙扎、成功巔峰、重大挫折、人生下半場。
我必須坦白說,這本書不似前作那麼震撼,但是卻更貼近我們的真實人生。
一來這是我們人生的必經過程,
二來我們都希望成為子女感念的好父母,
透過辛希雅的描述,我們可以得知柯維怎麼做到的。
像是步入中年,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面對中年掙扎,因為你同時身兼好多角色,
是父母、是子女、是主管、也是部屬,有的人會想逃脫,讓自己感到年輕活力。
但柯維告訴你:「人生是使命,不是事業。」
當你只用事業當羅盤,家庭和健康注定成為絆腳石,金錢和權力是世俗對成功的粗暴定義,
但你不該輕易接受,因為沒有什麼值得你犧牲家幸福來得到。
總而言之,如果你讀過《與成功有約》,那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你會從中得到人生各階段的具體指引;
當然如果你沒讀過《與成功有約》,我覺得從《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入手,也是一個好選擇,因為柯維會讓你看見,
原來取得事業、家庭、心靈的平衡,不是天方夜譚,而是你本可以!
回過頭來,你希望留給兒女什麼樣的身影呢?
我多麼希望在兒女心裡,自己是個認真工作,也從未缺席他們童年的好爸爸。
(圖片轉載自 暢銷作家歐陽立中老師粉絲專頁)
以上轉載自 暢銷作家歐陽立中老師粉絲專頁
Live Life in Crescendo: Your Most Important Work Is Always Ahead of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