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聰明簡潔的溝通》作者、Axios創辦人認為,社群貼文寫作的關鍵,在於了解你的受眾、注意圖像,以及使用聰明簡潔寫作功力和表情符號。
圖片來源:pexels
社群媒體是近身肉搏的注意力戰爭。
為什麼重要:最競爭的環境,莫過於你滑動的社群動態網頁。一封電子郵件,你有幾秒鐘可以攫取對方的注意力,如果是推特或IG,你只有一眨眼的時間。
●聰明簡潔溝通法高效簡潔,能讓你的社群貼文在推特、臉書、IG的一團紛亂裡脫穎而出。你更有可能突圍而出,得到點閱或分享,贏得關注。
●A+級推文:「–>月亮濕了」
●乏味的推文:報導的導言:「根據《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週一刊登的兩項研究,月球表面有水,冰可能廣泛存在於許多陰影中。」
大部分社群媒體貼文都有一條贏家方程式,那就是給予受眾一些東西(想法、比數、笑話),而不是要他們點擊、買東西或做什麼事。
●如果你給讀者好東西,他們就更有可能會與你的內容互動,而你會從演算法得到報酬。
思考你想要告訴讀者或聽眾的一件事,也就是你想要他們記住的那件事,我們已經談了很多。
●在社群媒體上,你只能告訴他們一件事。用有料的消息引誘他們,用意想不到的引述挑起他們的興趣,用讓人印象深刻的數據讓他們大喊一聲「哇」。
●社群媒體迫使我們挑剔不手軟。無論你的想法或文筆有多出色,推特、IG和臉書都會把這些內容放進一張卡片大小的固定版面裡。
要領與訣竅
1.了解你的受眾。
●推特喜歡事實、數據、熱門引述以及突發新聞,而且愈緊急愈好。
●IG正在改變。過去,IG上充斥著篩選後的漂亮照片,現在卻有愈來愈多人從IG獲取新聞與資訊。吸睛的影像配上簡短有力的文字是贏家方程式。由於IG通常不讓你連結外部貼文,你被迫得要精簡你的資訊。
●如果說推特強調動態、IG標榜酷炫,那麼臉書就是追求熱度。
想法或消息說得巧妙就會得到注意,如果無趣,就會淹沒在一波波新動態裡消失無蹤。
2.注意圖像。
用畫面清爽、簡單、吸睛的圖像吸引讀者。推特、臉書、IG都是視覺平台,雖然推特比較不強調視覺,不過沒有美術元素的文字到哪裡都是輸家。
3.使出你的聰明簡潔寫作功力和表情符號絕技。
從簡單有力的文字到生動的表情符號,如果運用得當,在大部分社群情境下每個技巧都管用。
以下是三種平台的一些範例。
➢【書籍資訊】《聰明簡潔的溝通:200 字寫重點,26 秒贏得注意力》
➢【延伸閱讀】
Smart Brevity The Power of Saying More with 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