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佛里曼指出,即便台灣有這樣卓越的科技公司與經濟成果,現在絕不是得以挑戰中共敏感神經的時刻。中共就像隻大熊,不知道何時會一下子用熊掌揮舞過來,擊滅台灣。台灣能做的就是低調。不過,台灣若能秉持過往的思惟,繼續專心發展經濟,同時遠離政治,就能常保安康。
圖片來源:遠見雜誌
採訪/傅莞淇、林士蕙
整理/林士蕙
今年(2022)8月,當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宣布訪台,中美台的緊張情勢來到新高點。隨後,中共軍演頻頻,讓在台外商驚慌思考撤資計畫。而高調談台美關係的拜登政府,卻帶來一波波的晶片禁令,即便是台灣最有競爭力的半導體產業,也已在這場中美對立冷戰中進退失據。
到底,台灣該如何在空前詭譎的中美台關係中自處?誰能提出最誠懇的建言?
曾多次訪台、著有倡議全球化經典《世界是平的》、《謝謝你遲到了》等書的國際情勢專家湯馬斯.佛里曼,對中美台關係有著深度理解。在裴洛西訪台前夕,他便在《紐約時報》專欄上發表文章,直言這事件背後將引發的多重危機,將對台灣帶來空前衝擊,要台灣政府小心。
而在(2022)10月舉行的第20屆遠見高峰會上,佛里曼也藉著視訊演講,完整表達了他對於近期中美台關係變化的觀察心得。
首先,牽動中美台關係的關鍵人物,自然缺少不了拜登總統。其實,在拜登競選時期,眾多政壇專家曾公認作風溫和的他,在上任後,將推翻前朝川普的中美對立政策思惟。
沒想到,2021年初就任至今,美國從政府到民間的反中思惟,只是愈演愈烈。甚至,拜登對中國發布的新一波半導體禁令,還遠比川普時期嚴苛。
在拜登甫上任時,佛里曼便曾與這位新任美國總統做過深度專訪,他坦承自己當初就是投票給拜登,至今沒後悔。他並表示,拜登就是許多美國人期待的、擁有寬大胸襟的領袖類型。例如:最近他到佛羅里達視察當地颶風災情,就能和政敵佛州州長德桑蒂斯(Ronald Dion DeSantis)相處融洽。
只是,他觀察拜登的中國政策,確實多是延續川普時期作為,甚至在防堵美國技術轉移到中國的部分還更強硬。這背後成因,他認為是和中國近年在科技與經濟上都已全面崛起,被美國視為威脅,有很大的關係。
而談到中美這幾10年來從陌生到合作,又再突轉為惡化的關係演變,身為國際關係專家的佛里曼解讀,1979年至2019年,中國與美國曾開啟了所謂「無意識融合」的時代。
那時,美中兩國之間並無戒心,許多規定都不嚴格。你若是美國工廠老闆,想在中國建廠,就去開一家工廠。你想聘雇中國員工,就聘雇中國員工,沒有禁令等著你。同樣地,若你是來自中國的商人,讓你的公司在那斯達克上市,或是想收購美國企業,都可以自由地去做。
在那段期間,中美合作關係,正是整個世界迎向全球化的核心。佛里曼認為,這對世界產生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其一是,在這40年間,雖偶有戰爭,但沒有像今天這樣的大國衝突。第二是,數百萬的中國人脫貧,中國也從貧困逐步發展,成為一個以中產階級為主流的強大國家。
不過,當時在美國人心中,中國就是只懂得賣襯衫、襪子等「淺層商品」的國家,不具威脅性。但當中國捧出華為等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可以賣5G這種「深層商品」給美國時,美國人就意識到威脅了。
畢竟,跟賣襪子不同,中國一旦要賣這類深層商品給美國,兩國必須有高度信任關係才行。例如:要讓華為在美國各地搭設5G網絡,或是在美國人臥室裡引進中國打造的聊天機器人軟體,如何信任他們不會藉機做出不利於己的事情?絕對是美國會嚴肅思考的議題。
另外,愈來愈多美國企業認為,在中國做生意沒受到足夠的保護,比如專利常被盜用;許多商業訴訟對美企不利,這也是讓美中關係漸行漸遠的原因之一。
不過,佛里曼認為,美中關係還沒到全面惡化的階段,只是信任關係還不穩固。而以他這個傳統的自由派人士而言,他還是期待美中這兩個世上最強大的經濟體,應該要有良好的互信關係。
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兩國領袖的直接溝通開始。他強調,習近平與拜登最好現在開始,每週五都通一次電話,而不是每個月或每半年。這樣頻繁的溝通頻率,才有辦法開始讓這兩大強國,把話說清楚講明白,逐漸建立深厚的合作共識。
無論如何,美中關係比以往惡化,是不爭的事實。台灣身為中美台三角關係中的最弱勢者,已出現各種苦果。早在2021年,權威媒體《經濟學人》就直指台灣因美中對立,已是世上最危險的地方。佛里曼又如何看待台灣當下的處境?
「從我第一次到訪台灣,這三、四十年來,台灣改變真的很大。唯一沒變的,是你們的地理位置!」佛里曼以老友般語調提出誠懇呼籲,別忘了台灣一直位處在中國這個巨大敵人的旁邊,每天都得小心翼翼,是早已注定的命運。
佛里曼認為,台灣過去許多事情都做得很好,例如全心發展經濟與科技,光是在這個颱風頻仍的小島上,能建立起全球最頂尖的晶圓公司,就是中國與美國都做不到的。
佛里曼進一步分析,台積電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高通、蘋果、英特爾,都信任台積電。這些頂尖的科技企業知道,如果給台積電做那些設計,他們不會偷竊、不會分享,會生產達到要求水準的產品,製造出達到要求水準的產品。
而當中國想用武力占領台灣,進而占有台積電時,台積電的價值會馬上歸零。這並不是因為廠房被占據,而是信任被摧毀了。
他強調,台灣就該走這樣的路,讓自己成為值得信任的合作夥伴。
只是,他認為,即便台灣有這樣卓越的科技公司與經濟成果,現在絕不是得以挑戰中共敏感神經的時刻。中共就像隻大熊,不知道何時會一下子用熊掌揮舞過來,擊滅台灣。台灣能做的就是低調。不過,台灣若能秉持過往的思惟,繼續專心發展經濟,同時遠離政治,就能常保安康。
然而,當國內愈來愈多民眾,希冀能靠著美國在軍事上捍衛島嶼安全,來面對中共威脅時,佛里曼擔憂這樣的期待會落空。在談到拜登總統近期指出,願意出兵協防台灣的言論時,他苦笑地回應說,台灣人若押寶美國會出兵協防,將是個糟糕的賭注。不是說完全沒希望,但他評估機率,最大不過就是五五波。
那麼,台灣若不靠美國,如何因應中共威脅?佛里曼用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來解說。
曾有個被國王判處死刑的人,跟國王提出建議說,如果國王能把自己的死刑推遲一年,他可以在這段時間,教會國王的馬唱歌。結果真的得到國王應允,獲得一年的緩刑。
他的獄友問他,難道不擔心一年後還是得死嗎?這位犯人說,一年後的未來誰能預料呢?也許國王會去世,也許馬真的學會了唱歌。
佛里曼分析,台灣面對中國,能做的就是且戰且走,別給中共一個迫切需要毀滅台灣的理由就好。也許,中共會看在仍須仰賴台灣晶圓的分上,覺得暫時無需出手,也許就是看不出台灣的威脅性,打消念頭。佛里曼語帶玄機地微笑說,台灣這方面要懂得用智慧應對,也許真能盼到有一天,連熊都學會唱歌。
至於中美關係惡化,以及俄烏戰爭後,佛里曼多年來倡導的全球化,是否已因各國對立而停止?他並不這麼認為,反而舉出越洋視訊採訪時使用的 Zoom 工具表示,這就是全球化還在繼續的證明。
他認為,全球化指的不僅僅是貿易,而是具有全球化行為的能力。而今天,愈來愈多人藉著各種方式在全球靈活地活動。像是他透過 Zoom 這個在疫情後爆紅的視訊工具,人在美國,卻可以跟在台灣的記者溝通交流,本身就是一種全球化的行為。他相信,現在已有愈來愈多人,只是藉著智慧型手機,就能輕鬆地在全球範圍行動,從這點來看,全球化正欣欣向榮。
如此看來,這位倡議全球化的大師,在國際情勢更加緊張的此刻,對未來的看法依舊樂觀。
這世界變得又熱、又平、又擠,為這樣的世界找出解決之道,是一個偉大的機會,需要很多創新。沒有哪個國家比台灣站在更好的位置上,成為綠能革命的領導者。
─佛里曼,《世界又熱、又平、又擠》,頁三。
➢【書籍資訊】《20位國際大師遠見連線 透視全球變局》
➢【延伸閱讀】
Mapping the Global Terrain: Interview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