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北醫大董座陳瑞杰在《荒丘崛起的醫學中心》推薦序中說:「不要再說『北醫沒有富爸爸』!」我們應該要體悟到,北醫體系是非營利的私人財團法人機構,但非營利不等於不獲利,只是我們追求營利不是為了獲利,而是為了組織能夠永續,才能教好學生、照顧民眾健康,乃至承擔起社會責任,打造一個可以引領社會進步的教育醫療機構。這是我們存在的價値,也是我希望透過本書傳遞的精神,與所有同仁和民眾共勉。
文/陳瑞杰,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
2024年2月6日,衛生福利部公布112年度醫學中心醫院評鑑結果,雙和醫院躋身成為醫學中心,是今年三家新入榜的醫學中心之一,北醫大雙和校區也由此成為全台首創,結合醫學大學、醫學中心、生醫產業「三位一體」的雙和生醫園區。
幸運的是,這樣的成果,讓我們的理念更有實踐的可能。
大學是教育公民責任的殿堂,醫療是照顧民眾健康福祉的產業。這是臺北醫學大學體系一直以來的理念,而雙和醫院做為北醫體系的一部分,自然也承載著同樣的使命和價値觀。
在這樣的基礎上,做為醫院,雙和醫院有責任持續提供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這是對中永和地區民眾的責任,也是對整個社會的責任;做為醫學大學,雙和校區有責任培養更多優質醫學人才、深化教學研究,這是對整個教育與醫療體系的責任。
至於做為生醫產業的一部分,雙和醫院除了結合院內臨床資源,更將透過交通運輸的整體規劃,串連新北市中和灰磘產業專用區、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新竹生物醫學園區、新竹科學園區等生技產業聚落,形成一條生技廊道,引導台灣生醫產業的蓬勃發展。
坦白說,雙和醫院能夠有今天的成果,與它獨特的成長軌跡有關。當年,從創院院長邱文達以降,先進同仁們幾乎都是臨危受命,卻憑著使命必達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與挑戰。可以說,雙和是由一群格外具有信念與創新性格的人所組成,也正因如此,如何把這種從信念出發的創新特質延續到未來,是我們此刻必須努力思考的重點,而在那之前,則是必須先能夠翻轉思維。
所以,我常說:「不要再說『北醫沒有富爸爸』!」我們應該要體悟到,北醫體系是非營利的私人財團法人機構,但非營利不等於不獲利,只是我們追求營利不是為了獲利,而是為了組織能夠永續,才能教好學生、照顧民眾健康,乃至承擔起社會責任,打造一個可以引領社會進步的教育醫療機構。這是我們存在的價値,也是我希望透過本書傳遞的精神,與所有同仁和民眾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