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札卡瑞亞透過對歷史事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當今世界所面臨的複雜挑戰,並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理解這個充滿變動的時代。
文/張彤華,天下文化編輯部副主編
民粹主義的憤怒、意識型態的分裂、經濟與科技的衝擊、帶有強大侵略性的戰爭,以及充滿災難性風險的國際體系――21世紀最初的幾十年,可說是現代史上最具革命性的時期。其實,人類的發展史上出現過各種大大小小的變革,我們的生存和繁榮經歷了不止一次的大調整。這些革命是以什麼樣的姿態、挾帶著什麼樣的內容物出現?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革命,可以如何幫助我們理解當前這個充滿危機的世界?
在這部醞釀十年的重要著作中,札卡瑞亞巧妙地探究了那些在塑造現代世界的同時也動搖了規範的時代和運動。其中三個時期對今天來說有著深刻的啟示。首先,在17世紀的荷蘭,一系列令人著迷的變革使這塊彈丸之地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並創造了我們今天所知的政治。接下來是法國大革命,一個爆炸性的時代,吞噬了其意識型態的產物,並留下了至今仍像幽靈般糾纏著後人的血腥遺產。最後,工業革命是所有革命之母,它使英國和美國一躍成為全球霸主,並創造了現代世界。
除了這些典範轉移的歷史事件,札卡瑞亞還探討了當今的四場革命:全球化、科技、身分認同與地緣政治。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帶來了許多好處,但也對我們的身分認同產生了深刻的破壞和普遍的焦慮。身分認同逐漸成為21世紀政治兩極化的戰場。這一切都是為了對抗一場地緣政治革命,這場革命與19世紀末美國躍居世界強國的那場革命一樣偉大。此刻,我們正進入一個美國不再是主導力量的世界。現今多極發展的國際局勢,明白顯示了單一強權穩坐釣魚台的年代已成過去式。
身處四場劇烈革命的交會點,我們很容易感到動盪不安,並將未來想像得極度黯淡。但札卡瑞亞的論述將證明,悲觀主義還為時過早。只要我們能採取明智的行動,自由國際秩序就能復興,民粹主義就會被丟進歷史的垃圾堆裡。
身為全球百大知識份子,並被視為美國最知名的世界大事導師,札卡瑞亞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他善於梳理龐雜的資料,將學界複雜難懂的論述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成為一般民眾與艱深理論之間的最佳橋梁。他以巨大心力完成的這本《革命的年代》,是身處革命時代的我們,必讀的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