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比爾蓋茲以自己創辦了微軟的例子來加以說明這兩種「追求」的界線並不那麼明確。他建立了微軟,別人或許可以定義為是外在的成功,但這樣的成就卻能讓他感到深深的滿足,那是因為他組織了一個很棒的團隊,並找到了許多潛力無窮的同事。所以他也認為創辦微軟是根基於「悼文美德」的行為。不過,他同時承認,若說自己沒有「履歷成績」的虛榮心,也是騙人的。

慾望永無止境,無論剛達成多了不起的成就,都會迫不及待的望向下一個目標。
但我們的知道光是快樂還不夠,出於道德價值的喜悅才是最終極的喜悅。
——《成為更好的你》
《成為更好的你》一書是《紐約時報》重量級專欄作者大衛‧布魯克斯的新作,布魯克斯提出人生將面對的終極問題,「你比較看重履歷成績或是悼文美德?」意思就是,你比較在乎外在成就感,或是發揮良善的內在自我,以影響自己和周遭的人?
本書受到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的喜愛,他推薦布魯克斯的《成為更好的你》為人生必讀佳作,並在網站上寫下如此動人的閱讀心得──
「我六十歲了,因閱讀了布魯克斯的《成為更好的你》,正在思考所謂外在成就與內在需求的問題,書中許多故事帶給我豐盛的精神食糧。比如馬歇爾將軍,布魯克斯以他為例說明了何以履歷成績是建立在悼文美德之上,如一代將軍的戰功彪炳,正是因為他長期的自我控制、自我約束以及服從紀律所致。」
「書中提到的聖奧古斯丁是另一個例子,現代人很難有機會想起西元四世紀的哲人,我們並非都要成為奧古斯丁,而布魯克斯並不覺得追求履歷成績有甚麼罪過,有多麼邪惡,相反的就是因此而人類才有創造力、充滿冒險的渴望。只不過,如今網路媒體的強大渲染力,人們愈來愈難照顧到內心的善良品格,而這兩相衝突的自我其實可以得到平衡。」
比爾蓋茲更以自己創辦了微軟的例子來加以說明這兩種「追求」的界線並不那麼明確。他建立了微軟,別人或許可以定義為是外在的成功,但這樣的成就卻能讓他感到深深的滿足,那是因為他組織了一個很棒的團隊,並找到了許多潛力無窮的同事。所以他也認為創辦微軟是根基於「悼文美德」的行為。不過,他同時承認,若說自己沒有「履歷成績」的虛榮心,也是騙人的。
「我認同布魯克斯的建議,當我們感受到志業的召喚時,需以內在的良善人格來回應它。」
整理自〈The Two Adams〉作者:比爾‧蓋茲Bill Gates
數位編輯整理:吳令葳,邱千瑜
Photo:meretsoleil2,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