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推薦《我們與機器人的光明未來》,由MIT CSAIL主任丹妮拉.羅斯撰寫,從夢想、現實到責任三面向,深入剖析通用機器人、AI與機器學習等核心科技,探討科技如何融合人性,引導讀者思考:未來不是科技取代人類,而是協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文 / 林百里,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仍記得,去年收到老朋友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暨人工智慧實驗室(MIT CSAIL)主任丹妮拉.羅斯(Daniela Rus)教授從波士頓寄來她的新書,還未翻開內頁,就被書名吸引:
《The Heart and the Chip: Our Bright Future with Robots》
這本書原來不止是一本關於晶片的科技書,它更精準道出這個時代一個最深刻的命題:如何結合「芯(Chip)與心(Heart)」,讓冷冽的機器理性與溫暖的人性智慧,攜手走向和諧平衡的未來?
中文版書名定為《我們與機器人的光明未來》,巧妙截取原書副標題,不僅延續了原意,更鮮明呼應作者的願景:一個以人為本、科技共好的未來。
這份願景,也是我與丹妮拉的團隊,在廣達研究院與 MIT CSAIL(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合作二十多年來始終堅持的信念。在創新思潮日新月異的當代,至關重要的問題,已不再僅僅是「機器可以做到什麼?」而是更深一層的叩問:「科技是否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尤為動人的是,丹妮拉在書中分享了許多自身、家庭和社會的真實經驗與觀察,這些片段不僅是她學術旅程的起點,更展現她做為科學家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回應。她所探討的,早已超越科技能力的範疇,而是深刻觸及科技與人之間那份不可或缺的連結、意義與溫情。
相較於討論人工智慧的無所不能,這本書更關注的是科技的價值、局限,以及我們應承擔的責任。它提醒我們,真正值得追問的,不是科技「還能做到什麼」,而是「我們選擇怎麼使用它」。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夢想〉
描繪人類自古以來對力量、視覺、飛行,甚至魔法的想像,如何透過機器人成為現實的延伸;
第二部〈現實〉
深入淺出的介紹機器人如何被建構、如何感知、如何學習與行動;
第三部〈責任〉
面對工作、倫理與教育的未來,引導我們思考:在機器人的世界裡,人類該扮演什麼角色?
書中一句話特別令我共鳴:Robots are tools, not destiny.(機器人只是工具,而非左右命運。)
這本書是寫給所有關心未來的人:不論你是工程師、教育者、醫師、創業者,還是一位渴望理解這個時代脈動的讀者,都能從中找到啟發。
願這本書如同導航星辰,提醒我們:真正的進步,不是科技替代人類,而是科技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