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推薦《我們與機器人的光明未來》,由MIT CSAIL主任丹妮拉.羅斯撰寫,從夢想、現實到責任三面向,深入剖析通用機器人、AI與機器學習等核心科技,探討科技如何融合人性,引導讀者思考:未來不是科技取代人類,而是協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文 / 林百里,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仍記得,去年收到老朋友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暨人工智慧實驗室(MIT CSAIL)主任丹妮拉.羅斯(Daniela Rus)教授從波士頓寄來她的新書,還未翻開內頁,就被書名吸引:
《The Heart and the Chip: Our Bright Future with Robots》
這本書原來不止是一本關於晶片的科技書,它更精準道出這個時代一個最深刻的命題:如何結合「芯(Chip)與心(Heart)」,讓冷冽的機器理性與溫暖的人性智慧,攜手走向和諧平衡的未來?
中文版書名定為《我們與機器人的光明未來》,巧妙截取原書副標題,不僅延續了原意,更鮮明呼應作者的願景:一個以人為本、科技共好的未來。
這份願景,也是我與丹妮拉的團隊,在廣達研究院與 MIT CSAIL(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合作二十多年來始終堅持的信念。在創新思潮日新月異的當代,至關重要的問題,已不再僅僅是「機器可以做到什麼?」而是更深一層的叩問:「科技是否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尤為動人的是,丹妮拉在書中分享了許多自身、家庭和社會的真實經驗與觀察,這些片段不僅是她學術旅程的起點,更展現她做為科學家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回應。她所探討的,早已超越科技能力的範疇,而是深刻觸及科技與人之間那份不可或缺的連結、意義與溫情。
相較於討論人工智慧的無所不能,這本書更關注的是科技的價值、局限,以及我們應承擔的責任。它提醒我們,真正值得追問的,不是科技「還能做到什麼」,而是「我們選擇怎麼使用它」。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夢想〉
描繪人類自古以來對力量、視覺、飛行,甚至魔法的想像,如何透過機器人成為現實的延伸;
第二部〈現實〉
深入淺出的介紹機器人如何被建構、如何感知、如何學習與行動;
第三部〈責任〉
面對工作、倫理與教育的未來,引導我們思考:在機器人的世界裡,人類該扮演什麼角色?
書中一句話特別令我共鳴:Robots are tools, not destiny.(機器人只是工具,而非左右命運。)
這本書是寫給所有關心未來的人:不論你是工程師、教育者、醫師、創業者,還是一位渴望理解這個時代脈動的讀者,都能從中找到啟發。
願這本書如同導航星辰,提醒我們:真正的進步,不是科技替代人類,而是科技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