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賴佩霞《靜心的力量》教你透過呼吸靜心快速穩定情緒:專注吸吐交界、觀照內在,化解憤怒焦慮、提升覺知與睡眠品質,建立自癒力與長期平靜的良好狀態。
當不快樂的情緒湧現,特別是憤怒當頭,有幾種方法可以快速讓腦袋回神,不滯留在糾結的思緒上,先介紹幾個靜態的靜心。
善用呼吸技巧穩定情緒,相信大家都看過、聽過,甚至也經驗過,關鍵在於要願意培養自己遇到事情時,有深呼吸的習慣,讓自己冷靜下來。刻意放慢吐吶的速度,將時間拉長,覺察呼吸的起落:吸──,吐──。呼吸,不可能無故間斷,因此,任何時候只要把觀注力帶回呼吸,馬上可以喚醒自己在無意識中自動駕駛的腦袋,回到當下。我們常說,深呼吸,是快速讓情緒緩和下來的方法,也是許多宗教、文化和醫學上鼓勵人們自我練習減壓最簡單的方法之一。
從出生到死亡,每個片刻我們都持續呼吸。無論年老年少,快樂不快樂,成功不成功,嚴格說起來,不是我們在呼吸,是呼吸發生在身上,是身心靈存在於這個世界最關鍵的基礎。換句話說,呼吸是我們與這個物質世界的橋梁,一旦停止,將無法繼續存在於現有的時空裡,因此,呼吸是人活著最重要的事。
我們與這個世界之所以有所連結,靠的是呼吸。我們仰仗外部的氣流進入身體,再流動出去。而身體流出去的氣,繼續滲入其他的物種或人的體內,我們都是活在同一條生命之流裡。仔細想想,我們真的是互為一體,無法分割。宇宙氣息在我們之間進進出出,無論氣流、物質或身體,有形無形全屬於宇宙整體。
只要靜心在呼吸上,無我,是個簡單易懂的概念與領悟。
平常我們都不太關注呼吸,然而身體卻是無時無刻透過呼吸讓我們的身心保持正常運作。從呼吸中,能夠領悟到很多生命智慧。佛陀說:「觀照你的呼吸,一進一出。」但祂卻從來不曾提及吐吶之間的空隙,只說:「保持覺知。」而呼吸技巧後面的部分,我倒想在這裡介紹一下,因為這也是我最喜歡的靜心之一。
呼吸靜心不在於技巧,而是在於覺知它的奧祕與浩瀚。技巧不是重點,是意識到宇宙時時刻刻靠著呼吸的運作,讓有形的身體得以留在當下,栩栩如生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這是何等珍貴的體悟。有了這番領悟,人怎麼可能不慈悲,怎麼可能鐵石心腸?
呼吸極其精緻,是帶領我們通往宇宙意識的門。從這一道門,我們將會進入一個不同意識的世界。
如何停留在當下?試試看。
吸進一口氣,到某個極為細緻的「點」,氣流必然會交錯,轉為吐氣,吐到某個精密的「點」,自然會停止,再轉為吸氣……
現在要關注的不是吸氣或吐氣,而是把覺察放在更精密的吸氣和吐氣之間的「交錯」點上,觀察吐吶之間「交錯」的發生,覺知它的「轉化」。如此精密的運轉如何發生?做這個練習,能快速轉向內在探索,對於當下將有更敏銳的覺察。
呼和吸轉化的「空隙」在哪裡?當我們靜下心來探索時,必然要處在當下。
呼吸與我們的生存關係最為密切,它時時刻刻會因為時間、地點和事件在變化。我們的身體透過感官神經元,隨時都在「接收」外在環境的訊息,所以才會有些時候在腦袋都還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之前,身體的呼吸、神經系統已經做好調節,準備好為接下來可能的情況做出反應。
如果我們對呼吸能有更清晰的感知,不只對健康、人際關係,包括對自己才華和天賦的認識,或如何實踐生命的意義等重要議題,都會從某些呼吸頻率或身體感知中露出蛛絲馬跡。然而,對於呼吸這件事,大多數的人幾乎是毫無概念或覺察。
另外,我還喜歡練習看自己如何進入睡眠。戴上耳機放一段音樂或演講,觀察自己從哪個音符或哪句話時進入睡眠。訓練自己的覺知力,清楚意識到自己是從哪個點開始入眠,過程非常有趣,也是練習提升覺知覺察力的靜心好方法。這個練習帶給我許多玄妙的體驗,也是我們常說,進入「潛意識」類似催眠的 Theta 波,在那裡與冰山下的「我」建立良好關係,開啟對話的神祕時機。
靜心、覺知、意識、冥想、催眠和睡眠,都是我們日常世俗以外,非常私密可以進入的玄妙世界,同時也是決定一個人快樂與否的內在真實世界。也因為在意識上的這些探索經驗,我也會在夜晚時幫助自己做清醒之夢,或在睡夢中主導自己的夢境,為奧祕的睡眠世界帶入一些充滿創意、歡樂和有趣的氣息,來調節白天與夜晚的身心靈健康。
還有一個類似冥想的靜心方法。平躺下來,放鬆、放空,眼睛閉起來。帶著緩慢深沉的呼吸品質,想像頭頂上有一道很強的金色陽光,吸氣時,光從頭上灌入身體直到腳趾,愈慢愈好。吐氣時想像黑暗從腳趾進入身體上升到頭頂,愈慢愈好。藉著呼吸與冥想,想像陰陽交替,調和內在的黑暗與光亮,深夜與白晝。這類睡前調息,讓身心靈都能感受到來自金色光體的祝福,以及回歸宇宙無垠的神祕浩瀚,直到進入睡眠,消失無蹤。
這個靜心冥想也推薦白天一早起床時進行,大約二十分鐘的時間,過往我偏好在晚上睡覺前,帶著金色的祝福進入深度睡眠,一覺醒來通體舒暢,感受著滿滿的喜悅與希望。最近我早晨醒來,在時間許可下,也會做一段同樣的靜心再起床,發現一整天的心情還是也有明顯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