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今天的我,不是過去的我;同樣的,將來的我,也不只是今天的我而已。

生命是動態的過程
生命是動態的過程,亦即「我是誰,我就要成為誰」。要把「是」字變成動態。
做為一個人,與其他動物的差別何在?
在探討自己是誰的時候,就要問:「我能成為什麼?」將生命看作動態的開展過程。今天的我,不是過去的我;同樣的,將來的我,也不只是今天的我而已。那麼,我要成為的那個人是什麼模樣呢?
認識自己的三個問題
如果想要認識自己,就要問三個問題:第一,什麼事使我感動?第二,什麼人使我羨慕?第三,我對自己滿意嗎?
發現一件事使你感動,就要記下來。一般人總是怕孤單,為了避免寂寞,努力與許多人來往,加入一些團體,才覺得有歸屬感。事實上,如果不能喜歡自己,別人又怎麼會真的喜歡你呢?所以,要先知道自己對什麼事感動,那表示如果做到讓自己也能感動的事,對自己就會滿意。
其次,羨慕什麼人,代表自己希望成為像對方一樣的人,如此一來,就能接受自己了。
做,就有希望
很多時候覺得自己絕不可能達成某個目標,其實問題只在於沒有開始走而已。就好比登山,剛爬的時候,山腳下能看見的景物非常有限,不免狐疑世界真如某些人描寫的那麼美麗嗎?隨著高度的爬升,抵達山頂時,放眼望去,視野遼闊,世界變得更加開闊了。
大陸自從開放探親以後,許多人到佛教聖地五台山觀光,一看到通往山上的一千多個台階就望之卻步,提不起勁兒繼續走上去。這時候剛好有幾個當地的百姓做完生意挑著擔子走下山來,樣子滿輕鬆的,大家就很好奇地問:「哎!你們怎麼有辦法走這麼多的台階呢?」他們回道:「沒有啊,我每次只走一格。」
很多以為絕對做不到的事,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一步一步往上走,一定可以繼續往前發展;如果永遠不肯邁開步伐,終究沒有任何希望。
摘自《宇宙的舞者》
Photo:jenny downing,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整理:曾琳之